【郭任履寧】三年前在芝加哥東方超市看見新鮮枸杞,買了一綑。枸杞的葉子滾湯吃進肚子消化了,看那剩下枝莖梗條條健康,可以運用。曾經看過有關枸杞的書籍,如本草綱目拾遺,都枸杞說枸杞一身是寶,是從莖、梗皮(bark)、果實、根,完全可以利用的藥草。嫩芽可當山菜食用,葉子可泡茶喝,莖根、果實當藥用,梗皮或果實浸泡於烈酒中就是藥酒。眾文章又指導如何把迨l、根莖曬乾磨成粉,煨成茶葉等,讓我心動想如法炮製一番,理智卻反對:磨粉、煨茶葉,幹這些細工得花很多時間,把廚房攪個天翻地覆,清淨場地善後工夫得一手包辦,洗洗刷刷把空暇時間浪費豈不可惜;製造茶葉、藥酒這些專業,還是留給專業人士幹吧。
可又實在捨不得把枸杞枝莖棄之。由於,我業餘耕種多年,練了一手綠手指功,一時技癢,因此把這些剩餘枸杞枝莖做了一個實驗。實驗成績是百分之一百滿分,值得向有同樣愛好及綠手指者介紹:枸杞移植,取葉,兼談談它的效能兼用途。
種植方法:首先去東方市場買些新鮮枸杞,葉子滾碗湯或做個菜,餘下的梗莖,揀它五至八枝健壯的,莖梗截成約一尺長。先把土挖鬆,莖梗直接插入至四、五寸深土內(不須先浸水生根),枝與枝間留大約四、五寸距離。初插入土如果氣候乾燥,每天澆些水,保持土地濕潤。此植物毫不挑剔朝陽不朝陽、土肥沃不肥沃。
一旦枸杞長成,它能完全自力更生無須照顧,偶爾葉子會被賊小蟲偷吃一兩口,留下一兩個洞,但無嚴重蟲害。培植三、四十天後,就有足夠的葉子食用,次年開小白花。
論樣貌,我覺得比之一般精心計畫種植的庭園灌木造景,它毫不遜色。家居威斯康州東北部,蒔花、種植的日子短少,一般的植物只能生長不超過三季。十月下旬天氣冷了,這時枸杞亦開始枯萎、冬眠,莫愁,次年三、四月枸杞被暖和的春風輕輕撩撥,它就同大地一起復甦。四月底五月初就有枸杞湯喝了。
取葉方法:葉子當然可以一片一片從莖梗摘或剪下來。若想快速除下枸杞葉,我通常是剪些枝莖,一手拿住枸杞枝,另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枸杞葉往下一捋,葉子就順勢掉下來了。這取葉子方法亦適宜用於迷迭香、百里香之類香草。
食療:很多本關於中醫食療的著作都說,枸杞屬溫補,能強身、明目、養神、消炎、利尿、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配上菊花、地黃,治眼澀模糊。洋人著作英語出版的花卉草藥書亦記載類似的醫療效能(懷疑是從中國醫藥書籍搬過去的)。西洋書講枸杞的植物學名稱是:Lycium Barbarum/L. Chinese,通俗名稱是Wolfberry,不知直譯成《狼莓》是否適當。
食用方法:葉子、果實是煲湯、滾湯、煎蛋等等的好搭檔,嫩芽加進沙拉又是一種新的味道。用些創意放些枸杞子《狼莓》在糕點內,一樣營養豐富、可口,能與藍莓鬆餅比美養份、比美口感。
廚房剩餘的瓜菜梗根、籽籽,若沒有經過特別科學基因改造,很多都有很強的生命力,有天生固有的傳宗接代使命。只要您給它們一些輔助,它們會欣欣向榮,茂盛生長,生生不息,綿綿不斷為您供應美好、無污染的料理材料。
來源: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