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晨型人」嗎?每天早起一小時 未來贏人一大步(下)

【文/吳琬瑜、張漢宜】

夜型生活,最大極限三十歲

NHK研究員對《日經商業週刊》分析這份報告表示,日本社會的工作趨勢正朝「二十四小時化」邁進。因為,早起工作的族群愈來愈多,時間也愈來愈往早推進,未來將可能逐漸跟加班到深夜的族群連成一線。

全世界健康意識高漲,正從「夜型社會」逐漸邁向「晨型社會」。

長庚紀念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表示,年輕人很容易晚睡晚起,中年以後,睡眠的週期會愈來愈往前移,就這樣來看,「早睡早起」的理論,對中年以上的人比較正確。如果年屆中年仍過著「夜型生活」,那麼可能晚睡之後,生理時鐘還是會讓人自然早起,反而造成「睡眠剝奪」,影響自律神經、免疫系統的健康。

日本「早起心身醫學研究所」所長稅所弘,是在日本推動「晨型人」觀念的先驅。他的「晨型人」相關著作,例如《晨型人的成功哲學》、《一百天內成為晨型人的方法》、《給晨型人的建議》、《晨型人的生活革命》等,超過十本以上,甚至在韓國大賣,造成韓國社會推動吃早飯運動。

根據稅所弘的定義,早上六、七點起床,只能算「早起」;五點就起床,才是「晨型人」,也才能利用上班之前的時間,為自己的人生開拓不同的可能性。

稅所弘特別強調,早睡早起對人的身體健康與工作效率,有絕對的關係。如果是晚睡晚起、或是連續熬夜之後大睡一天,都會對自律神經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判斷力變弱、意志力不集中。

稅所弘認為,「夜型社會」的生活形態,最大的極限是三十歲。因為,包括過度加班、應酬猛吃宵夜與喝酒、已經疲累卻硬撐著繼續玩樂等,都會一點一滴地損害自律神經、循環系統與呼吸系統。

像這樣的摧殘健康,身體在年輕時還可以應付並進行修復;然而,一旦超過三十歲,新陳代謝功能逐漸趨緩,修復功能減弱,如果仍不知節制,持續沈溺在「夜型社會」,那麼健康情況將每況愈下,直到身體發出警報,到時候就為時已晚。例如猛暴型肝炎,等到出現症狀時,通常都已經很嚴重了。因此,一旦超過三十歲,就應該告別「夜型社會」,向「晨型人」的生活邁進。

日本文部省(教育部)的《家庭意識調查》顯示,習慣早起的家庭,孩子的學習表現明顯比較傑出。此外,早起寫作業的孩子,也比晚上寫作業的孩子,成績更好。

日本歷史上許多成功者,也往往都是「晨型人」。例如,戰國時代的名將織田信長,早上四點就起床騎馬八公里,去程思索戰略,回程運籌帷幄,成為跟德川家康、豐臣秀吉齊名的三大名將。

許多人會問,生活習慣早已固定,該如何轉變為「晨型人」?《一百天內成為晨型人的方法》中提出,這當然不可能馬上辦到,但可以用「循序漸進法」。例如,習慣每天早上七點半起床的人,可以嘗試把鬧鐘調早半小時,連續一、兩週在七點起床,然後再提早到六點半,以此類推,讓生理時鐘慢慢習慣早起。重點在於,鬧鐘一響,就要憑著意志力,一鼓作氣踢開棉被、離開床;對此沒有自信的人,可以在春、夏時節開始執行,難度會比冬天低很多。

「早起商機」異軍突起

「早餐市場太大了,有一千億市場,還都是付現金!」拉亞漢堡總經理徐和森驚嘆早餐市場潛力,拉亞漢堡六年內展店三六二家,在早餐連鎖業異軍突起。

根據台灣早餐速食促進協會預估,早餐市場規模可達一千億,目前台灣早餐店兩萬家,開早餐店是創業者前三選項之一,這塊兵家必爭之地吸引各種業種搶食市場,連家具業IKEA也來分一杯羹。

日本「晨型人」的趨勢,也對產業造成影響。其中最明顯的改變就是──營業時間愈來愈早,形成在正常營業時間之外,新興的「早起商機」。

《日經商業週刊》報導,由於早起的上班族愈來愈多,許多企業紛紛將營業時間提早。其中包括:英文補習班推出清晨課程,讓上班族在早上頭腦最清醒的時候上課,下課後直接去上班。這也可彌補許多上班族常因必須加班而缺課的困擾。

此外,一向強調「快速、便宜」的早餐店也開始改變,不僅將開店時間提前,也強調食材的高品質與營養豐富。因為,早起的上班族並不趕時間,而是希望能從容地享用美味營養的早餐,必且有多樣化的選擇。例如,去年十月剛在東京車站地下一樓開張的「GranSta」,早上七點就開始營業,提供高檔的營養早餐。

更有趣的是,連牙科診所也來搶食這波早起商機。例如,東京代代木上原車站前的牙科診所院長國母英一,每天早上五點就必須起床,準備七點開始看診。他對《日經商業週刊》表示,上班族患者往往因為上班的緣故沒空看牙,許多人要求增開早晨的門診時段。由於國母英一本身就是「晨型人」,所以順應民意開放晨診。

「時間」與「健康」是人最大的資產,比別人早起一小時,就贏別人一大步。當上班族白天的競爭呈現飽和,時間的戰線便開始拉到早晨。

上班族的生活日復一日,毫無變化,如果提早一小時起床,就可以安排不同的活動。

比平常早起,每天都能過得不一樣!

日本東京從二○○六年開始,連續兩年舉辦別開生面的「早晨博覽會」,讓忙碌的上班族了解到,平常忙於工作,晚上還要加班,唯一能屬於自己的時間,只有早晨。因此,希望透過「早晨博覽會」,讓上班族知道「只要比平常早起,每天都能過得不一樣!」並且期待著「比平常早起的話,會跟怎樣的新的人事物相遇?」

不過,想加入「晨型人」的行列,最重要的條件是「早睡早起」。而不是前一天熬到半夜,睡沒幾個小時,就勉強起床當「晨型人」,那樣只會加速過勞死。

算算看就知道,早起的這一小時對生涯有多重要。每天早起一小時,以上班八小時來算,一年下來(三六五小時除以八等於四五.六),就多出四十五個工作天。好好利用這四十五天,你可以多讀幾本好書、練習外語能力、考上證照、拓展興趣或專長。人生另一種可能性,就在這裡展開。

你,準備好加入「晨型人」的行列了嗎?

【天下雜誌390期 你的未來,決戰早晨】

來源: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