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領域的獨佔
他盡了所有的力量爬上高階主管;他賺了很多錢買下豪華別墅,他為他的老婆請了佣人,希望把她養成公主,可是,他太忙了,世界各國飛來飛去,他忙的沒時間也覺得沒必要告訴妻子他的行蹤。
「事業是男人的重心,女人根本不懂,為甚麼要一五一十告訴她們我在做甚麼?我在哪裡?我跟誰在一起呢?心情不好就該躲起來抽煙,找哥兒們喝酒,怎麼能在女人面情暴露軟弱呢?」朋友紅著眼,越說越鬱卒。
公視前陣子演出侯文詠小說改編的『大醫院小醫師』,身為醫院的工作人員,很多場景讓我心有戚戚焉。
劇中有個實習醫師叫阿邦,他很忙,他的女友總是等不到他,阿邦沒有機會與她分享他的內心世界,再加上阿邦木訥寡言,總覺得很多誤會用不著多作解釋,於是兩人感情漸行漸遠,最後幾乎以分手收場。
相對的,另一個實習醫師叫阿波,矮矮胖胖,貌不驚人,每到一個實習單位就會交上一個護士女友,他最善用的手法就是讓女孩子覺得她很重要,他在她們的面前流淚、他跟她們分享自己的喜悅與難過,簡而言之就是他讓女孩子覺得世界上只有她能了解他,她隨時能掌握他的行蹤與內心世界,所以他在情場上無往不利。
「女人要的東西很簡單,只要讓她感覺而且確信你在她的領域範圍就夠了」,這是與我一起值班的同事經歷一段刻苦銘心的愛情之後,所發出的深深感言,我把她的話送給了我即將離婚的朋友。
情人眼裡容不下一顆沙子,任何形式的愛情都一樣,脫離不了領域與獨占,與動物灑尿液、刮樹皮比較起來,女人佔領領域的方法絲毫不露痕跡。也許你可以在社交場合聽聽老婆們最常出現的對話-「他呀!一星期不幫他洗襪子就沒襪子穿了。」「他不能晚睡,睡眠不足就會火氣大。」「他最喜歡吃糖醋里肌,越酸越好…」
是的!女人最驕傲的一件事就是在眾人面前幫自己的丈夫或孩子發言。這種領域行為在另一個她覺得會對她產生威脅的雌性動物出現時會更加明顯,在她的話裡,你不難聽出這樣的警告-喂!這隻雄性是我的地盤,是我管轄的範圍,妳不能給我越雷池一步。」
女人的安全感建立在領域的完整上,你出差外地一通電話也不給;你深夜才歸,不告訴她你在哪裡跟哪些人作了哪些事?你回家悶聲不響,只是拿個轉台器播播放放,你走出了她的領域之外,難怪她會出現危機。
這種危機的表現通常並不直接,因為女人已經習慣了拐彎抹腳,迂迴表達,男人如果在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時又不去探討原委,久而久之,你讓她對你的領域認知出現缺口,感情很可能就會畫下終點。
男女的思想有很大的差異,男人情緒不佳只想獨處安靜,問題是女人無法知道你的心裡想法卻會觸動她的領域危機,當一個女人覺得她走不進你的世界,她不知道你在哪裡,正在做甚麼,她的安全感跟領域都會受到挑戰,因為她無法感覺你是否真心愛她,這時禮物再多再昂貴大概也派不上用場了!
某品牌的咖啡廣告就很成功的表達出這種意境;一個理著平頭的男孩在電話亭打電話,另一端,女孩拿起電話,男孩說『我等一下要回部隊了,沒事!只是想聽聽妳的聲音』,這是令天下女孩子都多麼窩心的一句話阿?你讓她確定了領域的完整性,她能不為你作牛作馬嗎?與領域相同意義的動詞就是獨占,真的愛一人你會很在乎他正在與誰交往,台商登陸大陸後,我就常聽到上海妹與小狼狗的故事(小狼狗就是大陸妹豢養的小白臉),他們常聯合一起設計台商要錢,上次我在上海虹橋機場就親耳聽見了這樣一段對話:
台商:「親愛的!我回台後盡量找時間打電話給妳,可是我可能得趁我老婆睡著了才能打,我盡快回來陪妳喔。」
上海妹:「不急啦! 你多陪陪你老婆,不方便就不用打電話了。」
很顯然的,那個台商是呆胞,上海妹對他根本沒有感情,所以她根本就不在乎台商與他老婆之間的互動,一語道破,她愛的是錢不是人。
這種獨占性我曾經歷過,我曾經很愛一個男人,所以我那時很在乎他與其他女孩子的互動,直到後來清醒過來,愛情完全消失了,當他挽著另一個女孩子從我面前經過,我卻一點感覺都沒了。當愛情獨占性不見了,我很清楚對他的愛已完全結束了。所以人說愛情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漠,你要測驗自己是否還愛著她(他),問問自己內心是否仍在乎?是否仍心痛?
昨日看的「第八號當舖」,這片段的故事內容是:
一位深愛著妻著的丈夫,是一位電腦工程師,因為工作,而忘記要多多陪妻子,每天晚歸,最後,婚姻發出警訊。他感覺到妻子的不快樂,最後,他拿著才能典當,換取聽妻子內心話的能力,之後,妻子心底想什麼,他都會知道,當他聽到妻子內心的聲音時,他並不快樂,因為,他知道,妻子不愛他。
之後,他又到了第八號當舖,要求換回才能,用聽覺典當。
妻子因為白醫師(正氣的代表)的分析,才漸漸感受到丈夫的用心,漸漸學會珍惜,學會體恤丈夫為他的付出。開始要挽回這段婚姻。傳簡訊給他的丈夫,約他吃飯。那丈夫鼓起勇氣,帶著老婆喜愛的百合花赴約,可是,在過馬路時,因為聽覺喪失,聽不到車子喇叭聲,亦聽不到妻子的驚恐聲,最後,被車子撞到,不治死亡。
看完,似乎令人無奈,如果,真有第八號當舖存在,您會用什麼來典當換取您想要的?
有人拿自己的幸福典當換取美麗,有人拿子女的運氣典當,換自己的虛榮,有人拿自己的才能典當,換去一份真愛。因為,貪心,所以第八號當舖才會存在,因為,人類的心是難以滿足,所以,它的生意越來越好。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說,但,它卻警惕人世人。貪心,使人忘記真正的幸福和快樂,忘記最該珍惜的。或許,我們就是如此。是不是?
來源:電子郵件
女律師寫自己的婆婆
******
這篇essay的主角是作者的「婆婆」,也就是她的老公的親媽媽,一個平常在外衝鋒陷陣的女律師,來寫她的每天在家煮飯洗衣的婆婆,250字竟然漫開了一個奇妙的婆媳話題。
不,不只是婆媳,還包括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話題,以及該把老人小孩丟在養護院還是自己照顧的問題,竟然用一篇250字的平鋪直敘的essay,讓大家啞口無言,並且感動?現在來看看這篇essay的粗略翻譯:
我是一個職業導向的新時代女性,所以,第一次與我這個家庭主婦婆婆見面時,完全無法理解她的感受---她在40歲就放棄工作,來照顧她重病的母親還有她唯一的小孩(也是我的老公)。
當時我仗著青春的自大,認為她所謂的無私的態度,還有她每天幹著煮飯洗衣、照顧家庭成員、開車送他們上下班(這是美國主婦一定要做的),已經都是老時代的事了,她的作為,完全不在我對於「成功」的定義中。
直到我自己第一個小孩出生了,才開始感受我婆婆堅毅的生命力。小孩一出生就不幸有心臟方面的問題,顯然我必須放棄我的律師工作,不然就得將可憐的小孩丟到令人不放心的托兒所去,這時候,我的婆婆適時伸出援手,主動要求幫忙,幫我在家煮餐,更重要的是她教我禱告和心理上的支持,且偶與我在嬰兒臭尿布上共飲一杯葡萄酒談心解愁。我婆婆的幫忙,讓我不但可以繼續上班,反而還再開了一間小公司,現在已有六個員工了。
愁雲散去,現在我的小孩已經健康了,我也又添了一個女兒。她長大後,顯然也要面臨同樣的選擇,要家庭,要工作,還是兩者?我的婆婆顯然選擇了前者,她是24小時的關懷者,她照顧著我生病的公公,為我們家建立了一個穩固的河床,也教了我,成功不只是來自銀行的存款數字,而是來自你幫助了多少人做到她們想要的夢想。
我婆婆現在已經80歲,她的成就卻是無聲的;原來,英雄不只是那些突然路見不平而大聲仗義執言的,有時候,她們每日默默的付出,輕輕的托著我們每個人的高度。(完)
整篇文章,只有250個字,真正是「短文」標準定義。而這篇文章顯然不只得到評審團的喜愛,連留言者也都說「寫得好美」,表示希望以後常常在報紙頭條看到這樣的作品!
這位女律師所得到的獎品也很有趣,她將得到三張入場票,主辦單位要求這三張票應該給她自己,給影響她的女人,還有給她想繼續影響的女人,剛好就是照片上面這三位。看著這三位,我覺得,重心是在那個最小的小女孩身上、、、
當她到了30歲,時代變遷,她會怎麼看這篇essay?那時候,她或許會心思細膩的,又寫了另一篇essay跨時空的呼應她媽媽,那她會寫什麼?
Mother-in-law's daily devotions inspire career-oriented womanBy Star-Bulletin staff
Melissa Teves Pavlicek's essay on her mother-in-law has won a competition sponso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Women's Leadership Conference.
Pavlicek, an attorney, lobbyist for small-business owners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Hawaii Chapter of the 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swered the challenge to recognize a woman who has inspired her.
Her prize is three registrations to the conference, which is hosted by Gov. Linda Lingle and scheduled for Wednesday at the Waikiki Sheraton. One registration is for her, one for the woman who inspired her, and one for a woman she hopes to inspire.
Speakers include Cristeta Comerford, the first female executive chef in the White House, and Capt. Vernice Armour, the first black female U.S. combat pilot.
Winning Essay
Melissa Teves Pavlicek
As a career-oriented new-millennium woman, I could not fathom my housewife mother-in-law when we first met. She gave up her job at age 40 to take care of her dying mother and her newborn son (now my husband), after thinking for years she might never have another child.
I (with all the arrogance of youth) felt that her selfless attitude, her daily cooking, cleaning and chauffeuring family members, was of a bygone era, not at all measuring up in my definition of success.
With the birth of my own son, I began to see her innate strength. My son was born with a heart condition, which meant I'd have to quit working as a lawyer or put him in day care. My mother-in-law stepped in to help with child care, home-cooked meals, prayers and moral support (and the occasional glass of wine shared over pupu), allowing me to not only work, but to start a thriving business that has grown to six employees.
My son is healthy now and I have a daughter who, growing up, will have the choice to be career-oriented, family-oriented or both.
My mother-in-law is the 24-hour caregiver for her sick husband. She is our family's bedrock. She taught me that success comes not just from a bank account, but from those whom you help achieve their own dreams.
She is 80 now and her accomplishments are unsung. Heroes are not only those who do dramatic interventions, sometimes they are the ones whose daily devotion elevates us all.
來源:http://space4break.blogspot.com/2008/11/blog-post.html
釀造美麗的心情
「老婆,快來看,快來看,好漂亮呀!」
我一聽就不耐煩地說:「等一下啦!我現在沒空!」
我說話的語調好像在責怪他沒有幫到忙,還在偷懶。但實際上我又不需要他的幫忙。總而言之,他也不開心地安靜下來了。等五分鐘過後,我覺得自己的態度太不好了,便走過去問他要我看什麼?他這才說了:「五分鐘前滿天的彩霞,好漂亮。現在已經沒有了。」
我隨著他的手指往窗外看,一片昏黃的夕照將天空染成淡黃色的,實在沒什麼稀奇。我也回頭再做自己的事,這個黃昏就這樣過了。
幾天後的一個清晨,我起床準備早餐,然後叫孩子起床、上學。通常我都是全家最早起的一個人,這天也不例外。我依照慣例拉開窗簾,打開窗戶,然後我看到滿天層次分明的彩雲,一層淡紫、一層粉紅,邊緣還鑲著淡淡的金光,迤邐到天邊才漸漸淡去。
面對著天然的神奇畫面,我有一種感動,也很想叫我的先生來與我分享這樣的感動,但是時間還早,我不想打擾他的睡眠,便想等一下再說吧。結果我才轉個身,再一回頭,天空已完全改變了,剛才那幅美景已經換掉了,太陽睜著金亮的眼睛照到我的窗戶上了。這時就算去把我先生叫醒,也來不及欣賞那樣神奇的美麗了。
我有點悵然的離開了那扇窗子,就在那一剎那間,我突然想到幾天前我的先生也是要我看窗外滿天的晚霞,卻因為我的不耐煩,使我錯過了人間的美景,想必當時他的心情也和我一樣悵然若失吧!
原來當我們在看到或經驗到任何美好的東西時,我們都會有心與人分享,特別是我們深愛著的人,但是這時總是有一些因緣際會使我們錯失了分享的機會,或許是因為當時某一方心情不好,或許是因為對方剛好不在身邊,或是任何的理由使我們害怕分享、無法分享、不懂得分享或拒絕分享、不願意分享,雙方的關係自然漸行漸遠了。
最重要的是,如果不能當時立即分享內心的感動,時過境遷,有時就算想說出來也不知從何說起了。其實分享只是一種心靈的溝通而已,有時並不需要有實質的東西才能與人分享。即使只是一起分享花開日落的美麗,都是種很輕鬆容易的溝通方式。而在分享的過程中,我們也增進了對彼此的了解與關懷。這也才是能釀造甜蜜關係的開始吧!
因此現在無論我手邊有多忙,只要我先生要我看任何東西,無論是貓在打架或小鳥在吃水果,我都會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走過去看一下。因為我知道分享的機會稍縱即逝,如果我不懂得掌握,沒有人能幫我留住那天然的美麗與感動的。
來源:電子郵件
你是我的幸福
這句話外人聽來非常惡毒,但當它成了口頭禪、習慣語時,她已分不清它的惡毒程度有多強烈,她更感受不到聽的人,每聽進耳朵一次,心裡就重重受傷一次,尤其是患了憂鬱症的丈夫。後來,她丈夫被公司裁員時,知道自己無法再承受妻子更大的辱罵,竟留下遺書及一顆2克拉的鑽石戒指,服藥自盡了。遺書上寫著那戒指是他悄悄存了很久的錢買的,原本打算再過2個月結婚15周年時送給妻子的。
當一切已不能挽回時,妻子才嚎啕大哭,捶胸頓足對死去的丈夫喊:「你怎麼真的這麼笨啊!我叫你去死,你就真的去死嗎!難道你不知道女人罵男人討厭時,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討厭嗎!誰要這2克拉的鑽石戒指,就算一輩子沒有也無所謂,我要得是你活過來,你快給我活過來啊!你才是我全部的幸福啊!」
聖經說:「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我們說話真是不可不小心謹慎啊!幸福的所在,也常常不是在物質或遺留下的任何財富產業上,而是在那有情有生命的活人身上。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你身邊最親的人,一生追求幸福藍圖中的主角或一位重要的成員。
例如,小孩最愛畫「我的甜蜜家庭」,這家庭裡有爸爸、媽媽、哥哥、姊姊,還有他自己,或許更多人,包括爺爺、奶奶、一隻小狗、2隻小貓和一隻鸚鵡。這就是小孩心中幸福的藍圖,少了一個就不再甜蜜了。又例如,我的母親每逢假期節慶,倘若我和大妹、小妹都能紛紛從加州、德州趕回去紐約,與她和父親、小弟相聚,她就會高興地嚷著要拍「全家福」照片,她所謂的「全家福」,就是她和父親、我、大妹、小妹和小弟一家6口。
起初我還會想,我們4姊弟已各自成家有了小孩,怎麼母親的「全家福」還只是我們一家6口。但很快我便了解,每一個女人,她自己一生幸福的註腳,不在她的原生家庭,也不在她子女成長後所延伸出來的家庭,而是在她自己的婚姻家庭裡。也就是說,我們4姊弟,不管到什麼年齡,只要都健康安好,我母親「全家福」的幸福藍圖,就不曾動搖,「我們」就是她的幸福。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不要小看自己的重要性,我們都是別人生命裡幸福的一部分。你是你父母的幸福,也是你丈夫、妻子或小孩所深深依賴的幸福,又或者是與你有生死之交摯友的幸福。
當他們把你包括在他們幸福藍圖裡時,你常常並不知道。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賺得全世界,擁有最豪華的豪宅後,才發現妻離子散,幸福夢已破碎!
來源:世界日報
像茶一樣的朋友
個中滋味... 只有自己品嚐才能真正懂得... 再細細回味一番吧!!!
像茶一樣的朋友, 清涼的可樂猛往杯子倒下去時,浮出了許多泡沫,總以為是滿滿的一杯,等到泡沫散去了,才明白原來半杯不到,也才知道被泡沫的假象所蒙蔽了。
而茶,倒下去八分,就是實實在在的八分滿,而且真正解渴。如果口渴與擇友都是無可厚非,那麼,茶與可樂,你選擇何者?
我真心希望告訴我的朋友:
請不要把我當作你生命中豪華宴席上的可樂,歡樂過後,曲終人散;我寧願是你獨處時,細細品茗的一杯茶, 喝到最後一口仍然甘醇。
而朋友,你知道嗎?
歲月流逝、年華老去,美貌也逐漸衰老了。你是否曾經想過什麼樣的友誼才是你所憧憬的嗎?
我想友誼這東西,需要雙方用心的呵護經營,倘若一方覺得這段友誼可有可無時,那麼這段友誼就會有如流星般稍縱即逝的,要認識新朋友超級簡單,但要維持一段有默契的友情宇宙無敵困難,朋友靜下心來一起喝杯好茶吧 !
只願淡淡的情誼,能夠永永遠遠走下去 ...
雖有一點淡淡的距離,我的快樂只因有你 !!!
Because You always make me happy.
來源:電子郵件
男人發現了一套新的婚姻理論
親友們去安慰他。
他說,我不害怕我的病治不好,我擔心我的妻子留不住。
沒過多久,他的妻子果然離開了他。
親友們罵那位女人薄情。
男子說,不要責備她,是我不好。
接著,他懺悔道:
她做飯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坐在電視前無動於衷
她生病需要去醫院的時候,我以工作忙讓她一人前往
她買了件衣服,滿心歡喜地問我怎麼樣時,
我的眼睛甚至都不瞟上一瞟;
她需要我陪伴的時候,我為了贏得上司的青睞,
在辦公室陪他們打撲克直至深夜
她生日到來的時候,如果沒有她的提醒,
我總是到第二天才猛然想起。
我們的婚姻早就因為我的這些行為而中風,
只是我原來沒有感覺到。
現在我左邊的身子不能動了,我一下子感覺到了。
後來,有人把這些話說給了男人的妻子,
男人的妻子非常感動。
說,既然他這麼說,我也就回去吧。
在女人的精心照料下,男人漸漸康復。
有一次,他們一起在黃昏中散步,女人問,
怎麼會想起婚姻也會中風這樣的事來?
男人說,當我的右手因蚊子叮咬而奇癢的時候,
我的左手一點反應都沒有,
假若我沒有中風,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過去,你那麼辛苦,而我卻一點都不去分擔,
我想,這就是婚姻中風了。
現在,他們已成為一對恩愛夫妻,因為通過那場病,
男人發現了一套新的婚姻理論:
夫妻應該像左右手一樣。
左手提東西累了,不用開口,右手就會接過來
右手受了傷,也不用著呼喊和請求,左手就會伸過去。
假如一個人的左手很癢,右手卻伸不過來,
這個人的身體一定是中風了,或是癱瘓了。
婚姻愛情的身軀,假若一方不能主動地去關懷對方,
久而久之,隨著不良狀況的加劇,也會中風癱瘓。
來源:電子郵件
致吾愛 感謝你豐富了我......趙寧老婆的文章
他們說,你未曾遠離,就佇在我身旁不遠處。於是我費力地、仔細地找尋蛛絲馬跡:風兒翻飛窗簾,我急急倚在窗前;電梯叮噹作響,我匆匆候在門邊;午夜夢迴,我睜亮雙眼,是你嗎?是你前來撫慰我的悲淒嗎?
他們說,頭七當日,你會回家探視親人,於是我把菜餚、點心、熱茶佈上餐桌,和孩子們畫一張歡迎海報,並清理書桌,留燈方便你尋路,孩子們也早早上床,盼你入夢。可是你終究沒來,是你對我們太放心?是極樂世界太美妙,讓你流連忘返?還是你不願我們牽掛太多?
感謝上天,也感謝親朋的協助,讓我們擁有數月珍貴的獨處時光。俗務、孩子都卸下、捨下了,身體舒適時,我們唱唱歌、談談心、聊聊過往,偶爾提及孩子們的趣事,你竟笑出淚來,連眼睛、鼻子也皺在一塊兒,那是我最安慰、最開心的時刻。你可知道,你的快樂是我最大的喜悅?當疼痛來襲,日子最是難捱,無論我多麼努力,也難以分擔你的一絲一毫,只能無助地握著你的手,默默流淚。
你對我說:「妳的握手擁抱,比止痛針還有效。」我聽了心如刀割:你是如何堅強的忍耐身心的疼痛啊!回首這六個月,猶如夢境一場,而你的離去,卻是再難甦醒的惡夢。
難忘每回週末,是我最煎熬的日子,孩子等我回家,對你又割捨不下。
是啊!即使你病痛纏身,一星期只給孩子一晚,也是應該的,所以我終究回家陪孩子了。
你嘴上不說,內心卻極不安穩,有一天終於鬧起脾氣,家人束手,催我速速返院,而每次返院,又必先經歷佑佑的落寞、小小的牽纏和元元的淚水。
當時我真是既生氣又傷心,大家都為你著想,我們還有孩子呢!你得學著堅強點啊!而今回首,悔恨不已,早知如此短促,我當無時無刻守候、讓你安心、讓你快樂、讓你一睜眼就能見到我。
還記得某一天,我倆在病榻前閒話家常,一向木訥的你,突然對我說:「我這輩子最好的事就是娶到妳。」,「謝謝妳對我這麼好。」當時內心百感交集,不知如何回應,只能無言擁抱。其實,我也同樣感謝你,感謝你豐富了我的生命,留下無盡善緣與無窮回憶,供我來日細細品味。
來源:電子郵件
人與人相處的差異
就拿我們家的兩個兒子來說,他們有完全相同的原生家庭和成長背景,甚至類似的基因組合,個性卻是南轅北轍。
哥哥細心、謹慎、內向、凡事深思熟慮,弟弟開朗、活潑、大方,卻常丟三忘四,所以要找到與我們沒有很大差異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有趣的是,在談戀愛時,我們往往會被與我們性格相反的人所吸引,這可能和「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物理定律有關。
例如: 活潑外向的會喜歡冷靜思考的人,動作敏捷的會欣賞慢條斯理型的,還有最讓我不解的,是精打細算的人,最後往往會配上花錢大方的人。
這似乎是上帝的美意,讓我們在婚姻中能彼此互補,透過夫妻間的差異,使我們成為更豐富、更寬廣的人。
差異是平衡
有位年輕媽媽抱怨說:「我先生常破壞我辛苦幫孩子建立的生活規範,諸如:我把孩子一天的生活作息都安排好,幾點該做什麼事。
晚上九點應該是上床時間,可是先生因為加班,有時九點多才回家,那時孩子已經上床,但是還沒睡著,先生就會高興地大聲說:『我們去吃宵夜吧!』 孩子們便大叫:『耶!』興奮地從床上跳起來,跟著爸爸出去了。
結果因為太晚睡,第二天早上起不來,上學差點遲到。」 很明顯的,這位太太是做事中規中矩很有計劃的人,一切都要按照時間表進行才覺得安心。
而她先生很可能是比較放鬆、隨性、享受生活的人。 我對這位姊妹說:「你們夫妻真是天作之合,我相信有一天你們的孩子長大之後,他們回顧童年,最快樂的回憶可能不是每天按照媽媽所規劃的時間表作息,而是在心不甘情不願地上床後,忽然爸爸回家宣佈:『我們去吃宵夜吧!』這樣意外的驚喜。
妳的孩子絕對需要像妳這樣的母親幫助他們過有規律的生活,但他們也非常需要偶爾不按牌理出牌的爸爸在嚴謹的生活中,帶來一些調劑與樂趣, 你們夫妻在性格上的差異能讓彼此有更平衡的家庭生活。」
差異是祝福
有智慧的人會把配偶與我們不同的地方看為特點而非缺點,它是上帝給予的祝福,來彌補我們的不足。
即或對方真的有品格上的缺失,也能成為上帝手中的工具,來幫助我們成長。 當我讀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保羅對於愛的描述時,我想到若配偶完全符合我們的心意,那愛就實在無法彰顯。 若他沒有任何讓我不愉快的地方,我又怎須恆久忍耐?
若他沒有得罪我的地方,我又何需以恩慈對待?若他沒有任何惡行,我就不須做到「不計人的惡」;若我的配偶很完美,可能我還無知地覺得自己是很懂得愛的人。
上帝的美意就是要我們在和一個與我們有極大差異的人相處時,去學習接納、欣賞,和感激雙方的差異;而在看到他有軟弱或缺點時,能學習捨己、饒恕、忍耐、恩慈和寬容。婚姻中若有任何衝突或不愉快,原因不是差異太大,而是因為我們的自我中心,要求別人順著我們的意思。
︿︿ 衝突提醒我,是我需要改變與成長;我們不是要去換一個沒有差異或處處順著我的人,而是學習欣賞差異,改變自己成為更成熟、更懂得付出愛的人。︿︿
接納差異是真愛
我常會弄丟東西,而先生卻很會找東西。
有一次,我找不到家的鑰匙,而丈夫正好出差到國外,更離譜的是我竟然斷定它是被住家附近的工人偷走了,所以打了長途電話給丈夫,他還一再地要我確定是否真的沒有掉在家的某個角落。 我很肯定地說:「絕對是放在腳踏車的籃子被偷走的!」
經過討論之後,只好決定更換所有大門的把鎖,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換了當時最貴的一種,花了將近四千塊錢。
丈夫出差回來後,不死心地在家尋找那串鑰匙,他伸手進入我那有好幾個口袋的皮包中,左摸右掏,接著我吃驚地聽到一串鑰匙的叮噹聲,那遺失的鑰匙竟然一直都在我的皮包! 我實在羞愧地無言以對,立刻低下頭想:「你罵我吧!你要怎麼數落我,我都配得。」
但他竟笑嘻嘻地說:「這件事一定有神的美意,我們住在這裡幾十年,舊的鎖早該換了,換的好!」 他沒有因我們的差異 ?? 他精明、我糊塗,而責備或嘲笑我。 那一天從他身上,我看到什麼是愛。
很棒吧~ ^^ 我覺得不管是不是夫妻情人 甚至 家人 朋友;應該說的是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要有一種 "雅量".
來源:電子郵件
復育失傳樓蘭茶搶救新疆沙漠化
原本年薪超過五百萬元的楊文德,六年前發起搶救新疆沙漠化的新樓蘭計畫。他希望藉由當地種植生產的樓蘭茶,行銷全球,再利用販售的利潤,擴大原生植物復育面積,這原本只是一個夢,楊文德卻讓它漸漸成真。
撰文/萬蓓琳 今周刊 2008.9.15
新疆,一個距離台灣數千公里的遙遠地方,也是每年影響整個東亞,包括台灣、日本、韓國的沙塵暴起源中心之一。在新疆,原本有三塊小的沙漠,幾十年來,因為塔里木河斷流,三片沙漠已經連結成一整片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原有的綠洲與整片的胡楊樹森林盡數消失、枯死,這裡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沙漠,僅次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當地人對塔克拉瑪干沙漠懷著戒慎恐懼的態度,在他們口中,這片白天空氣溫度攝氏50度、地表溫度80度、溼度為零的荒漠,只能用「上無飛鳥、下無走獸,惟有白骨指路」來形容。只要沙塵暴一來,不巧剛好路經沙漠的人,得連續躲在車子裡三天三夜,才能躲過一劫。
可是近幾年,在原本塔里木河岸荒漠地帶,竟然開始出現令人驚豔的生機。三塊分別復育當地原生植物的實驗林地,經過數年,費盡千辛萬苦克服當地艱困自然環境,終於讓廣大荒涼的沙漠添上幾絲綠意。這是抗沙漠化的可貴起點,這個龐大計畫——「新樓蘭計畫」的幕後推手,其實是一位台灣人楊文德。
楊文德,49歲,六年前,他最後一份正式領薪水的工作,是在美國上市公司Danaher擔任亞洲財務總監,那時他年薪超過新台幣五百萬元。
追尋 愛挑戰,旅行培養冒險精神
在更早之前,他曾經先後在勤業會計師事務所當會計師,在美商亞培、華新麗華等大公司擔任財務主管,楊文德說,「我喜歡有挑戰的工作,每進一家公司,都是因為有新的任務,等到任務完成,我又會尋找更新的挑戰。」42歲前的楊文德,是名標準追求成功的專業經理人。
長年以來,他雖擁有令人稱羡的高薪,但內心深處,「藏在基因裡的流浪因子,時間一到,就會發出強烈的吶喊,」讓他放下手邊的一切,一定要走到深山野地,走到世界的邊緣,去挑戰自我。因此,不管在哪裡工作,每年,他都會消失個幾星期去旅行。旅行對他而言,「不只是追尋新風景,而是帶點折磨、挑戰自我的發現之旅。」
這種對野外的追尋,與他成長的經驗有關。楊文德出生於新竹香山,水塘、樹林都是童年的歡樂天堂。甚至大學聯考那天,他等不及天亮,便跑到山上探望一窩剛孵出來的「黑嘴筆仔」,書得要送他去考場的父親急得滿頭大汗。上了大學之後,每年他都會一個人帶著鍋爐、帳篷全台灣跑透透。他笑說自己從那時開始就得了嚴重的「山癌」,「每年冬天,大雪過後,我一定會趕去山上朝聖。」
退伍後,他申請到芝加哥大學的會計碩士班,第一堂課,他鼓起勇氣發問,還和教授討論了半小時,他正覺得相當充實時,教授卻面帶微笑地說,「我想你問的問題似乎非常有趣,但能不能請你再說清楚一點,讓我們知道你究竟想問什麼?」
當場,他大受打擊,原來自己的英文這麼差,於是他日夜苦讀,不但最後all pass,還拿到全額獎學金。他覺得,這一切都歸功於旅行,「一名東方的旅行者,藉由旅行改變害羞內向的個性,培養出冒險犯難的精神。」這樣的經驗,成為他日後在工作上追求挑戰的助力,也讓他在提出無人看好的新樓蘭計畫時,有無比的勇氣與毅力,厚著臉皮到處請人幫忙。
衝擊 入樓蘭,深切思考保育重要
年輕時他愛自助旅行,90年代,他開始進入喜馬拉雅山系北部的雲南、西藏、新疆,南部的錫金、尼泊爾、印度等地數十次。因為常旅行,他滿腦子都是故事,平時像個老頑童,但面對挑戰時,他卻專注如傳教士。
楊文德坦言,早年的旅行,多少帶有尋奇的味道,直到29歲那年,他在尼泊爾一個小機場遇到一位日本老人,頗受當地人的尊敬,他上前攀談,得知這位老先生已經正當地偏遠山城住了8年,教當地人如何種菜、養雞,「這是我第一次體悟,原來生活也可以這樣。」楊文德感觸很深地說,「過去,我去偏遠貧困的地方尋求自我挑戰與靈感,但或許我應該做些事情,反饋給這些啟發我的人們。」
2000年是楊文德人生轉向的起點。那年,楊文德原本只是想到新疆去尋找樓蘭遺址,他租了一輛吉普車,在沙漠裡繞了三天,什麼都沒看到,心裡想著,塔克拉瑪干是否真如馬可波羅所描述的:「這是一個惡靈出沒的鬼城,他們經常出沒戲弄旅客,將旅人帶往毀滅的深淵。」
當他正要放棄之際,突然遇到正在烈日下沙漠中行走的兩個人,他上前問那兩人要不要搭便車,其中一人,就是日後在新樓蘭計畫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阿木都問楊文德:「你來這兒做什麼?」楊文德回答說要找樓蘭的羅布族人,沒想到,眼前的阿木部就是羅布族人。
於是,阿木都帶著楊文德在沙漠中走了七天,才到樓蘭後裔羅布族僅存的聚落喀爾曲朵。到達的那晚,「阿木都殺了一頭羊,點起了營火,在烤羊肉串的香味中,阿木都拿出一把琴彈了起來,107歲的老人熱合曼以羅布語和著琴聲唱起歌來。」歌詞的內容是述說日常生活、季節變化等,楊文德彷彿有置身於數千年之前樓蘭城的錯覺。
「在那裡,目前有八百戶羅布族人,人們非常窮困,在紅柳樹蓋的房子裡,與牛、羊住在一起,屋子裡到處是嗆鼻的臭味,可是我卻興奮地睡下著覺。」羅布族原本居住在塔里木河岸,但隨著塔里木河逐漸乾涸,羅布族人數十年來一直隨著水源遷徙,已經遷離原居住地兩百公里。
那一次,楊文德待了七天,他一直問阿木都,「我能幫你們做什麼?」可是阿木都總說不知道。楊文德又花了七天走出來,可是,內心始終無法忘懷,那群住在沙漠裡的人們給他的感動與震撼,他一直掛在心上的是,「到底能替他們做什麼?」
反饋 捨高薪,用財務專業抗乾涸
隔年,楊文德又去新疆,有天阿木都帶他去看附近的米蘭古城遺址(前鄯善國),路上經過一片枯死的胡楊樹林,烈日下,只見有個人繞著樹,不知道在測量什麼。車子開了兩百公里之後,楊文德覺得似乎應該去跟那個人聊聊,於是折返兩百公里的路程,找到那個人,原來是長年研究新疆地質環境的新疆大學玉米提教授。他說,「這片枯死的胡楊樹林走七天都走不完,但隨著水源枯竭,與當地濫砍的結果,如今一棵活樹都不剩。」
認識玉米提教授,讓楊文德有了「搶救荒漠」的目標,透過玉米提,楊文德結識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教授夏訓誠、田長彥等學者,開始討論起要如何解決新疆沙漠化的問題。夏訓誠是1980年代中國首批羅布泊探險隊的元老,也是新疆生態研究專家,在中國影響力相當大。
要復育原生植物,首要解決水源問題。02年,由夏訓誠出面向中國政府申請了人民幣107億元,從天山山麓水源豐沛的博斯騰湖,建了一條長達四百公里的引水道,將水引入乾涸的塔里木河道,供應復育原生植物的水源。並沿著塔里木河岸建立阿拉干、塔中等實驗基地,分別復育能長成大樹、根部能深入地下十公尺的胡楊與紅柳樹。
這筆經費中,人民幣7千萬元用作羅布族人遷村費用。楊文德說,當時官方想得比較簡單,認為水來了、人走了,環境就會自然變好了。但「環境已經嚴重沙漠化,如果沒有精確計算當地的人、動物、植物到底需要多少水才能共存,復育植物到底要花上多少成本,生態根本無法改變。」在朋友眼中充滿理想的楊文德,面對問題時,則展現財務專業訓練出的理性。
果然,新蓋的房子不通風,白天室溫高達攝氏五、六十度,羅布族人根本不願意去住。而人民幣107億元在做完引水道與遷村工程,也沒有多餘的經費用在植物復育。
改變 種藥材,提升收入並救大地
就在這一年,復育計畫啟動,楊文德在新疆的時間愈來愈長,於是毅然辭去原木高薪的工作。他說,「其實,我是學財務出身的,之前薪水也不錯,對家庭未來的財務都已經做好安排,我跟孩子說,以後你們念書念多久都沒關係。」他自己則全力投入植物復育的工作中。
引水道雖然帶來了水源,卻不斷有新問題出現。當地的居民習慣種植高經濟價值的棉花,但棉花吃水很多,引過來的水幾乎不夠實驗林地使用。而且大面積地復育森林非常花錢,需要購買每張要價新台幣上百萬元的人造衛星地圖,以此定位、監控樹木的分布與生長,還得不斷做土壤與水質的測試,每次費用都高達新台幣50萬元。
所有的事都需要錢,因此,03年開始,塔中的紅柳林基地由夏訓誠與中石化合作,目前已有1千畝的林地;而阿拉干的胡楊林基地則在楊文德的牽線下,由福斯汽車基金會贊助人民幣數百萬元,至今1300畝的胡楊林存活率仍不佳。楊文德則獨立出來,找了幾位好友出錢成立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在喀爾曲朵贊助羅布族人進行新樓蘭計畫。
在這過程中,楊文德體認到,「要解決生態問題,除了復育的技術之外,還必須解決當地居民的貧窮問題。」他要建立一種新的經濟作物機制,取代原有的棉花,讓當地居民可以賴以為生,並能夠獲利回饋到這個系統,然後擴大種植面積,這也是搶救荒漠的另一種途徑。
他觀察羅布族人的村子裡,有許多像雜草一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他與科學家研究後,發現這些都是《本草綱目》中有記載的中藥材,包括羅布麻、甘草、肉蓯蓉等。尤其是村民常當茶喝的羅布麻,經台北馬偕醫院麻醉科主任陳建全醫師研究後,發現羅布麻具有抗高血壓、抗老化的功能,「難怪村子裡超過百歲的人瑞有好幾位。」於是,他決定由喜馬拉雅協會出錢,雇用當地包括阿木都在內十幾戶人家,開始大量種植這些中藥材。
一開始,他就面臨乾燥的種子既貴又不易發芽的困境,阿木都適時發揮在地人的智慧,他帶楊文德去看牛羊的糞便。牛羊吃了羅布麻後,種子無法消化隨糞便排出來,這些種子經過糞便的潤滑,發芽率超過八成,楊文德開心極了,因為只要用極少的錢就可以買到這些「有用的糞便」。接著他找了玉米提等人,研究如何用最少的水,種植出最多的羅布麻,最後發現,羅布麻前三年每年只要澆水兩次,之後一年一次就可存活。
推廣 靠行銷,為抗沙漠化盡心力
從05年至今,已經種植出3平方公里的羅布麻田。06年下半年,他帶回幾百公斤的羅布麻葉,找了日本橫濱生技團隊與台灣老茶師,研究出品質穩定又符合一般人口味的複方羅布麻茶包,取名為「樓蘭茶」。茶包的生產與茶罐包裝,楊文德則找了表弟,也就是專門做法國花草茶的香草集老闆張景芳負責。
同時,他還錄製了羅布族人的歌曲與舞蹈,協助當地幾乎失傳的獅子舞,申請成為中國第一項非物質文明遺產,並請人錄製成為CD與DVD。他希望一般人在喝樓蘭茶的同時,也感受到樓蘭古文明的魅力。
今年,他帶著樓蘭茶找上老友戴章皇的德友行銷科技公司販售樓蘭茶,「定價與中上級烏龍茶一樣,因為我們每個環節都是找專業團隊協助,因此有信心在市場上與其他茶葉競爭,甚至會進軍國際市場,畢竟抗沙漠化是需要全球一起努力的。」
同時,喜馬拉雅協會每年繼續捐助新台幣四、五百萬元,擴大雇用羅布族人種植羅布麻。「我們的計畫是,明年要雇用兩百戶農產,後年擴大到八百戶。在樓蘭茶銷售的挹注下,羅布麻的種植面積未來希望擴大到1.6萬平方公里,這只不過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33分之1而已。」
短短幾年內,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原生植物從零到可以照顧當地人民的生活,這原本像一個異想天開的夢想,楊文德卻一步一步把它落實成真。他笑著說,「以前,我的老闆是華爾街年薪最高的專業經理人,現在,我的老闆換成地球與窮人。」的確,這個工作的難度,比以前任何一個都來得高,楊文德的挑戰是,「我要靠樓蘭茶,創造出一種非營利機構的永續發展模式。」
這幾年,楊文德總是同時在做很多事,從種植技術、產品研發、到保存樓蘭文化。他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許多朋友一起相助。」楊文德像一顆能量極大的陀螺,不斷捲進各式各樣的人,共同為這個夢想付出,「因為我們在跟時間賽跑,一個不小心,人與地球都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新疆樓蘭茶的經濟模式
楊文德今年預計帶回1萬公斤茶葉,約可製成7萬罐樓蘭茶;每罐預估有新台幣700元收入,估計全年將有490萬元回饋到新疆昭爾曲朵。此外,喜馬拉雅協會將再捐助500萬元,作為擴大羅布麻田種植面積。同時,部分經費也將用於贊助樓蘭音樂、舞蹈等文化紀錄以及考古之用。
楊文德Profile
出生:1959年現職: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理事長學歷:文化大學會計系、芝加哥大學會計研究所、南澳大學企管博士經歷:勤業會計師事務所、德記洋行、美商亞培、華新麗華集團
來源:電子郵件
老朋友見一次是一次
當我們漸漸長大時,才體會到,原來我們常說的「永遠」,是一種虛妄的願望。年輕時以為自己可以掌握很多事情,可是年齡愈長,愈覺得自己的渺小和無能。
是不是我們年少時以為偉大的東西,在追求到了之後,覺得不過爾爾,反倒是當時我們認為不值一顧的小事情,反過來日日夜夜啃蝕我們的心?
是像法國作家布紐爾說的:「世間只有一種東西是真實的,那就是遺忘,畢竟人對事物的熱情都是短暫的。」
或是否如席慕蓉感慨的:「原來在這個紛紜雜亂的世間能夠保有一些不變的感覺和心情,其實是不可能的,歲月在變,周遭在變,自己本身也是逐漸緩慢地在改變…」
尤其這些年在全球化浪潮狂捲之下,從地景地貌到人情事物的改變更加快速。因此,生命中保持某些不變與舊有的老東西老朋友,對我們的情緒穩定是重要的,也可以照見我們的初心。
由於有許多老朋友這些年來都到全世界或者大陸做生意,待在台灣的時間不多,所以平常很難遇到。有位長輩曾說:「老朋友見一次是一次,不要以為大家都年輕,不要以為交通往來很方便,要知道世事無常。」
他有一位讀大學時宿舍住一起,兩人一起打工,一起啃同一顆饅頭果腹的生死之交,長大之後,大家各自忙碌,雖然同樣住在台北市,卻在他死後一年多才得知消息。
沒錯,許多我們以為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事,往往卻成為難以彌補的遺憾!
我們總是以為,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一定會繼續如此。今天與朋友告別,我們以為不久一定可以再見到面,因為日子既然一天一天如此的來,當然也應該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
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是沒有什麼不同的,但是,就會有那麼一次,在我們轉身的一剎那,有的事情就是全不一樣了。
在時空長河中,人類實在太渺小,永恆與瞬間,幾乎沒有差異。體會生命的無常,使我更珍惜當下的每一時刻,當下的每個因緣聚合。
和老朋友見一次面是一次。次次機會都要把握,都要珍惜,都要感恩!是的,我願意空出時間,與老朋友訂下約會,然後用一種美麗的心情,赴約。
來源:電子郵件
謝天的時候就不應該再怨人
「真走運,」八十多歲的老母說,「幸虧你開的是那輛舊車,要是開你新買的賓士出去,損失就大了。」
「錯了啊,」我這老朋友大叫,「我今天偏偏就開了那輛新車出去。」
「真走運,」他老母又一笑,「要是你開舊車出去,只怕早沒命了。」
「咦?你怎麼左也對、右也對呢?」我這老朋友沒好氣地問。
「當然左也對、右也對。只要我兒子保住一條命,就什麼都對。」
有個老同學,前些時才捐了一大筆錢給慈善團體,最近就諸事不順,甚至跑三點半。有人問他:「你會不會後悔捐了那麼多?」
「悔什麼呢?」他居然一瞪眼,「你知道我女兒出生的時候是臍帶纏頸嗎? 連 醫師都嚇了一跳,幸虧生得順,在產道裡沒耽擱,要不然就出毛病了。所以每次我看見腦性麻痺的孩子,都好同情,又私下對女兒的健康好慶幸。」
他說:「所以 我們不能因為行善就等著善報,而要想我們已經得到太多上天的關懷,更應該把老天的愛分給別人。」
影片《深藍世界》,描寫一批捷克飛行員在德國入侵之後,投效英軍,加入戰場的真人實事。
二次大戰結束了,身經百戰,歷劫歸來的男主角回到故鄉,去他未婚妻的家,先看到他寄養的愛犬,與那愛犬相擁。
接著看到正在晾衣服的未婚妻。未婚妻已成為少婦,見到他先嚇一跳,接著掩面哭了,說早聽說他死在戰場。
男主角立刻懂了,背著沈重的背包轉身離開,走出門,有個小女孩坐在籬笆旁。當男主角的愛犬跟著走的時候,
小女孩喊:「那是我的狗。」
男主角楞住了,先問那小女孩的名字,再對自己的愛犬說:「不要跟我,留下來。」
電影結束了。坐在一旁的女兒問:
「他為什麼不帶狗走?他已經沒了未婚妻,狗是他的,他為什麼不帶呢?」
「他自己失去了,他不要那小女孩也失去。」我拍拍女兒:「而且,他能活著回到故鄉,已經是上天保佑,謝天的時候就不應該再怨人。」
女兒一臉懵懂的樣子。
我笑笑: 「總有一天你會了解,天地原來可以如此寬廣,愛原來可以如此豁達。」
只要能道聲「再會」,就是幸福。
如果能說「改天見」,就更加幸福。
要是能說「好久不見」,就更加、更加的幸福了。
來源:電子郵件
祈禱之手

德國藝術大師Albecht Durer有一幅名畫『祈禱之手』,這幅畫的背後有一則愛與犧牲的故事。
十五世紀時,在德國的一個小村莊裡,住了一個有十八個孩子的家庭。父親是一名冶金匠為了維持一家生計,他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
生活儘管窘迫逼人,然而這個家庭其中兩個孩子卻有一個同樣的夢想。他們是法蘭西斯和亞爾伯,兩人都希望可以發展自己在藝術方面的天份。不過他們也瞭解到父親無法在經濟上供他們兩到藝術學院讀書。
晚上,兩兄弟在床上討論一番後,得到一個結論:以擲銅板決定─勝方到藝術學院讀書,敗方則到礦場工作賺錢;四年後,在礦場工作的那一個再到藝術學院讀書,由學成畢業那一個賺錢支持。結果,弟弟亞爾伯勝出。
亞爾伯在藝術學院表現很突出,他的作品比教授的還要好。他畢業後,並沒有忘記他的承諾,立刻返回自己的村莊,尋找四年來一值在礦場工作,供他讀書的哥哥法蘭西斯。
他返回家鄉那一天,家人為他準備了盛宴,慶祝他學成歸來。席間,亞爾伯起立答謝法蘭西斯幾年來對他的支持『現在輪到你了,哥哥,我會全力支持你到藝術學院攻讀,實現你的夢想!』
親友目光都轉移到法蘭西斯身上,只見法蘭西斯兩行眼淚直流。他垂下頭,邊搖頭邊說:『不 .... 不....』
他站起來,望著心愛的弟弟亞爾伯,握著他的手說:『看看我雙手,四年來在礦場工作,毀了我的手,關節動彈不得,現在我的手連舉杯為你慶賀也不可能,何況是揮動畫筆或雕刻刀呢?弟弟,太遲了....不過看到你能實現你的夢想,我十分高興。』
幾天後,亞爾伯不經意的看到法蘭西斯跪在地上,合起他那粗糙的手祈禱著:「主啊!我這雙手已無法讓我實現成為藝術家的夢想,願您將我的才華與能力加倍賜於我弟弟亞爾伯。」
原本對哥哥已十分感激的亞爾伯,見到這一幕立刻決定繪下哥哥的這一雙手。
時至四百五十年後的今天,亞爾伯•丟勒的速寫、素描、水彩畫、木刻、銅刻可以在世界各地博物館找到;不過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他的『祈禱之手』。
來源:電子郵件
最感動的一枚金牌
與妻子相約北京
施泰納本是奧地利人,1982年生於維也納。長大後,他像父親一樣走上舉重之路。2000年,他被查出患有糖尿病,這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他並沒有放棄。
上屆雅典奧運會,施泰納獲得第7,奧地利媒體對此不滿,聲稱“對奧地利體育來說,施泰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運動員”。從雅典返回維也納後,施泰納看到這樣的報導非常惱火。一次偶然,施泰納遇上了德國的蘇珊,兩人一見鍾情,在奧地利備受藐視的施泰納決定跟隨蘇珊來到德國東部一個小鎮茨威克定居,2005年初與蘇珊步入婚姻殿堂後,施泰納立即遞上加入德國國籍的申請。
蘇珊用無私的愛鼓勵有病在身的施泰納,幫助他度過每一個難關。北京奧運會成為施泰納與妻子蘇珊共同約定的目標,從2005年結婚那一天起,蘇珊就開始儲蓄,準備北京之行的差旅費。“蘇珊跟我約好,北京奧運時她要陪著我來到賽場,為我助威加油,她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力量和動力。”
妻子逝前的心願
一場意外的車禍改變了這一切。2007年7月,蘇珊在海德堡遇到一起嚴重車禍,趕到醫院的施泰納知道,他將永遠失去愛妻。在蘇珊彌留之際,她用微弱的氣力向施泰納道出這一生最大的願望:“親愛的,我是多麼想跟你一起去北京,你不要因為我而放棄,你一定要去北京,你一定要奪得金牌。”在蘇珊生命最後一刻,留給施泰納一個自己未盡的心願。
蘇珊離開人世後,施泰納生活在極大的痛苦之中,但蘇珊的心願支撐著施泰納的信念。為了死去的蘇珊,施泰納以堅強的意志堅持著正常的訓練,只要有時間,他都會去蘇珊的墓地告訴她自己的訓練情況。今年1月,施泰納終於拿到了德國的護照,並獲得參加北京奧運會參賽的資格。
離開德國飛往北京之前,施泰納再次來到了蘇珊的靈前,與蘇珊進行告別。“我知道,她會跟著我一起來到北京。雖然我並不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但我真的有這種感覺,蘇珊一直沒有離開過我,她一直在我身邊,陪伴著我來到了北京。”
背水一戰神奇一舉
8月19日晚,北航舉重館,北京奧運會舉重專案進行收官戰——男子 105公斤以上級別,雖然缺少伊朗大力士拉紮紮德,這場舉重壓軸戲依然精彩紛呈。今年歐錦賽亞軍、德國選手馬蒂亞斯·施泰納和去年世錦賽亞軍、俄羅斯選手葉夫根尼·奇吉舍夫,雅典奧運會亞軍、2007
年世錦賽和2008年歐錦賽冠軍拉脫維亞選手維克托斯·謝爾巴蒂斯之間的較量格外引人注目。抓舉比賽,俄羅斯選手奇吉舍夫三把成功, 210公斤的成績名列前茅,施泰納只以 203公斤排在第4。
接下來是挺舉。施泰納第一次挺舉 246公斤時意外失敗,第二次出場時他成功舉起了 248公斤。這時奇吉舍夫第三次挺舉 250公斤成功,並以總成績 460公斤排在第一位,雖然與拉紮紮德的世界紀錄還有一定距離,但已高出去年世錦賽冠軍成績 18公斤。這時,施泰納要奪得金牌,必須在最後一次出場時舉起 258公斤!
果然,施泰納要了 258公斤,全場觀眾都在這一刻安靜下來,等待著施泰納石破天驚的一舉。施泰納出場後,他默默禱告一聲,也許是在祈求蘇珊賦予力量。幾秒後,施泰納大吼一聲,他成功了,充滿戲劇性的一幕令整個場館沸騰。最後施泰納以總成績 461公斤、超出奇吉舍夫 1公斤的成績奪冠。
拿到金牌後,施泰納欣喜若狂,情緒幾近失控。他先是大聲狂呼,接著又跳了起來,電視機前觀看比賽的數百萬德國觀眾也為施泰納喝彩。他雙膝跪在地上,默默地告訴亡妻自己兌現了諾言。然後他站了起來,朝天怒吼一聲,並拿出藏在自己口袋裏蘇珊的照片吻個不停,現場觀眾也在這一刻深受感動。
“我把這枚金牌獻給德國,感謝德國為我做出的一切。當然,我首先要獻給太太蘇珊,沒有她,我也不會有今天,我知道,她依然與我同在,與我分享快樂。”賽後的頒獎典禮上出現了奧運會迄今最感人的場面之一,施泰納站在最高領獎臺上,從口袋中拿出亡妻蘇珊的照片淚流滿面。施泰納親吻了照片上的妻子,在德國國歌奏響的時候施泰納早已哽咽,整個頒獎過程中施泰納始終緊緊握著亡妻的相片,眼裏含著淚水。
26歲的施泰納身高馬大,感情卻極為細膩。亡妻蘇珊的相片施泰納必定會隨身攜帶,他說:“我帶著我最喜歡的妻子的照片,這是我和妻子在散步的時候拍的。她跑在我前面,我從身後喊了她,她回頭的時候我拍下了這張照片。相片裏她笑得很自然,她並不知道我要給她拍照。我帶著她的照片,想她的時候就拿出來看。訓練的時候是她給我力量,我想今天我能拿到冠軍蘇珊一定在為我高興,她一定為我加油鼓勁,否則我不會有那麼大的力量。”
這一幕也感動了電視機前的德國觀眾,“施泰納太了不起了。不光是因為他為德國隊拿回了一枚奧運金牌,更是因為她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他對自己的妻子十分忠誠,為了圓他妻子的冠軍夢想,施泰納一年來強忍悲痛日益抓緊訓練。金牌是施泰納送給妻子最好的禮物,美麗的蘇珊一定已經看到了施泰納,她在天堂也會為施泰納感到驕傲,我想施泰納此時一定也哭了。”很多觀看了電視直播的德國觀眾也哭了。
這溫情一幕也感動了德國奧會,據悉在施泰納回國後德國奧會將給施泰納額外獎勵,“施泰納才是真正的英雄”。
來源:電子郵件
婚禮上的堂叔和堂嬸
我看過去的時候,有個老頭正盯著我,旁邊還有個老太太,發現我看著他們時趕忙低下頭。我不認識他們但也不像要飯的,衣服是新的連折印都看得出來。
媽說像要飯的是他們佝僂著身子,老太太的身邊倚了根拐杖的緣故。媽說天池是孤兒,那邊沒親戚來,如果不認識就轟他們走吧。現在要飯的壞著呢,喜歡等在酒店門口,見哪家辦喜事就裝作親戚來吃黑酒。
我說不會,叫來天池問一下吧?天池慌慌張把我的手捧花都掉地上了,最後吱吱唔唔地說是他們家堂叔和堂嬸。我瞪了媽媽一眼:差點把親戚趕走。媽說天池你不是孤兒嗎?哪來的親戚呢?
天池怕媽,低頭說是他家遠房的親戚,好長時間不來往了。但結婚是大事,家裡一個親戚沒來心裡覺著是個憾事,所以……
我拍著天池的肩埋怨他有親戚來也不早說,應該把他們調一桌,既然是親戚就不能坐在備用桌上。天池攔著說就讓他們坐那吧,坐別桌他們吃著也不自在。
直到開席那桌上也就坐了堂叔和堂嬸。敬謝席酒經過那桌,天池猶豫了一下拉著我從他們身邊擦了過去。回頭看到他們的頭埋的很低,想了想我把天池給拽了回去:堂叔、堂嬸,我們給你倆敬酒了!
兩人抬起頭有點不相信的盯著我。二老的頭髮都是花白的,看上去很老應該有七八十歲的樣子,堂嬸的眼睛很空洞,臉雖對著我但眼神閃忽不定。我拿手不確定的在她眼前晃了晃,沒反應。原來堂嬸是個瞎子。
堂叔、堂嬸,這是俺媳婦小潔,俺們現在給你們敬酒呢!天池在用鄉音提醒他們。哦、哦。堂叔歪歪斜斜地站了起來,左手扶著堂嬸的肩右手顫微微地端起酒杯,手指背上都是黃黃的繭,厚厚的指夾逢裡留著黑黑的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讓他們過早地累彎了腰。我驚訝地發現,堂叔的右腿是空的。堂嬸是瞎子,堂叔是瘸子,怎樣的一對夫妻啊?
別站了,你們坐下吧。我走過去扶住他們。堂叔又搖晃著坐下了,無緣由的堂嬸眼裡忽然就叭嗒叭嗒直掉淚,看到堂叔無言地拍著她的背。本想勸他們兩句,但天池拉著我離開了。
我跟天池說,等他們回家的時候給他們一點錢吧,太可憐了。兩人都是殘疾,這日子根本想不通怎麼過。天池點點頭沒說話,緊緊擁著我。
第一年的除夕,天池說胃疼沒吃下晚飯回房睡覺去了。我讓媽媽熬點大米粥也跟著進了房。天池躺在床上,眼裡還憋著淚。
我說天池不帶這樣的,第一年的除夕就不跟我們一塊吃晚飯,還跑房裡這樣。好象我們家虧待你似的,一過節你就胃疼,哪有這樣的事情?其實我知道你不是胃疼,說吧什麼事?
天池悶了半天說對不起,他只是想起堂叔和堂嬸還有他死去的爹娘。他怕在桌上忍不住,惹爸媽不高興才推說胃疼。我摟著他說:真是個傻孩子,想他們我們過完年看他們去就成了,再說我也想知道他倆是怎麼過日子的。
天池說算了,那條山路特別難走。你會累著的,等以後路通了我們生了小孩再帶你去那看他們吧。我心裡想說:等我們生小孩的時候他們還不一定在呢!但沒敢講出來,嘴上說給他們再寄些錢物吧!
第二年的中秋期間我正巧在外出差,中秋節那天又回不了家。我特別想天池和爸媽,我就跟天池煲電話粥。我問天池想我想得睡不著怎麼辦?天池說就上網或者看電視,再不行就睡那睜著眼睛狠狠得想。那晚,我們直到把手機聊得發燙沒電為止。
躺在賓館的床上,看著窗外圓圓的月亮,我怎麼也睡不著。睜著眼睛流著淚想天池、想爸爸、想媽媽。想到天池估計也沒睡著,說不定正在網上神遊。翻身我也打開電腦,重新申請了一QQ號名叫"讀你"想捉弄一下天池。查了一下,天池果然在,我主動加了他,他接受了。
我問他:這樣一個萬家團圓的好日子,你為什麼還在網上閒逛呢?他說:因為我老婆在外出差,想她睡不著覺所以就上網看看。我挺滿意這句話,接著又打出:老婆不在家,可以找個情人代替,比如說網上,聊以自慰一下。
半天他才敲出一行:如果你想找情人的話,對不起,我不是你找的人,再見。
對不起,我不是那個意思,你別生氣。叭叭叭,我趕緊發過去。過了一會他問我:你怎麼也在網上閒逛呢?
我說:我在外打工,現在想爸爸和媽媽。剛剛和男朋友通完電話還是睡不著,就上網了。我也想我爹和娘,只是,親在外,子欲養而不能。
親在外,子欲養而不能。怎麼講?我把這句話又重複敲了過去。我有點莫明其妙,天池怎麼說這樣的話?
你叫"讀你",我今天就讓你讀一次吧。有些事情放在心裡很久會得病,拿出來曬曬會舒服些,反正你我也不認識,你就當作聽一個故事吧!
於是,我意外地知道了天池一直隱藏在內心的事情。
30年前,我爹快五十了還沒娶親,因為他腿瘸加上家裡又窮沒有姑娘願意嫁他。後來,莊上來了個要飯的老頭還攙著個瞎眼的女人。老頭病得很重,爹看他們可憐就讓他們在自家歇息。沒想到一住下那老頭就沒起來過,後來老頭的女兒就是那瞎眼的女人嫁給了我爹。
第二年生下了我。
我家的日子過得很清苦,可我從來沒餓過一頓。爹和娘種不了田,沒有收入就幫別人家剝玉米粒,一天剝下來十指全是血泡,第二天纏上布條再剝。為了我上學,家裡養了三隻雞,兩隻雞生蛋賣錢,留下一隻生蛋我吃。娘說她在城裡要飯時聽說城裡的娃上學都吃雞蛋,咱家娃也吃,將來比城裡的娃更聰明。但他們從來都不吃,有回我看見娘把蛋打進鍋裡後用嘴舔著蛋殼裡剩下的蛋清,我摟著娘嚎啕大哭。說什麼也不肯吃雞蛋了,爹知道原委後氣得要用棍子打娘。最後我妥協,前提就是我們三人一塊吃。雖然他們同意了,但每次也就象徵性的用牙齒碰一下。
莊上的人從來不叫我名字,都叫我是瘸瞎子家的。爹娘一聽到有人這樣叫我必定會跟那人拼命。娘看不見就會拿了磚塊亂砸,嘴上還罵著:你們這些殺千刀的,我們瘸瞎,我娃好好的,就不許你們這樣叫喚。將來你們一個都不如我娃。
那年中考,瘸瞎子家的考了全縣第一的喜訊讓爹娘著實風光了一把。鎮上替我們家出了所有的學雜費,送我上學的那天爹第一次出了山。上車的那會,我眼淚撲剌剌的直掉,爹一手拄著拐一手替我擦淚:進了城要好好學,以後就在城裡找工作娶媳婦。別人問起你爹娘你就說你是孤兒,沒爹娘,不然別人會看不起你。特別是娶不上媳婦,人家會嫌棄你。誤了你娶媳婦,我都無臉去見老祖。
爹!我讓爹別再說了,這是什麼話,還沒有用呢咋就不認爹娘呢?娘也說這是真話,要聽。你不記得在學校裡嗎?只要說你是瘸瞎子家的,別人就會拿白眼擠兌你。剛開始連老師都不喜歡你。以後,你帶了城裡媳婦回家就說俺們是你的堂叔和堂嬸。娘說完就在那抹淚。爹說,不要把媳婦帶回家,一帶回來你娘忍不住就會露餡的。然後往我懷裡揣了十個熟雞蛋就拖著娘走了。
我的眼淚也撲剌剌地往下掉,殘疾不是他們的錯,那是老天對他們的不公。但他們卻生了一個完美的天池給我。這個傻天池,這樣的爹娘,無法再完美了。我很生氣,他怎麼就這麼小看我呢?
那後來,你就告訴你媳婦他們是你堂叔和堂嬸?我敲過去這句話。本來我不信。媳婦找的是我又不是爹娘,為啥爹娘都不能認呢?不過我在外十年,爹娘一次都沒去過我的學校。第一年工作,我想帶他們進城玩玩,他們都不肯,說讓人曉得我爹娘是殘疾人會在我臉上抹黑,影響我娶媳婦。一輩子都在山裡了不想出去了。娘還說她就是從城裡來的,也沒啥意思。
後來,我談了第一個女朋友,當我認為時機差不多的時候,就帶她回了趟家。誰知到家後,她晚飯都沒留下吃一頓就走了,我追出去她說,和這樣的人過日子她一天都過不下去。
還說我們家基因有問題,以後的小孩肯定也不會健康。我氣得讓她有多遠滾多遠。回到家,娘在那哭,爹也罵我。說我不聽他們的話,非要斷了咱家的香火不可。
後來,我遇上了第二個女朋友,就是現在我的老婆。我很愛她,做夢都怕失去她,她們家又很有錢,親戚都是些上等人家,有了前車之鑒我很害怕只能不孝了。但是一到逢年過節我就想他們,心裡堵得慌,難受。
那你從來就沒有告訴過你老婆?也許她不計較這些呢?
我沒說過,也不敢說。如果她同意了我想我岳母也不會同意的。我和她們住在一起,岳父在外是有臉面的人。如果爹娘來了不是在他們臉上抹黑嗎?我也只能在出差學習的時候偷偷回去看上兩眼。謝謝你聽我說了這麼多,現在我的心裡舒服多了。
下了網,我依舊沒有覺意。都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看看我們都做了什麼?我理解天池的無奈,也瞭解他爹娘的苦衷。但他們不知道卻將無辜的我陷入了無情無義的逆境之中。
天將放亮時,我敲開了部門經理的門,告訴他下面的事情請他全權處理,我有點非常重要的事情儘快要辦,一切就拜託他了。然後簡單收拾一下行李我就直奔火車站。還好,趕得上頭班列車。
那條山路確實很難走。剛開始腿上還有點勁,後來腳上磨起了泡我就再也走不動了。正是中午時分,太陽又曬得厲害,我只有喘氣的份。背來的水差不多快喝完了,我也不知道下面還有多少路程要走。脫下鞋子擠了水泡,那一會疼得我都哭出聲來,真想打個電話讓天池來接我回家,最後還是忍住了。從路邊揪一把蘆葦花墊在腳底,感覺腳上舒服多了。想到天池的爹娘此時還在家勞作著腿上忽的一下就來了勁,站起來繼續往前走。
當老村長把我領到天池家門口的時候,那一片燒得紅紅的晚霞正照在他們家門口的老棗樹上。棗樹下坐著堂叔,哦不、是天池的爹,爹比結婚時看到的老多了,手上剝著玉米,拐杖安靜地倚在他那條殘缺的腿上。娘跪在地上準備收曬好的玉米,手正一把一把地往裡擼。
這,宛如一幅畫,而畫中便是這世上最完美的爹娘。我一步一步地往他們跟前走著,爹看到了我,手中的玉米掉在了地上,嘴巴張得老大,吃驚地問:你、你咋過來了?
娘在一旁摸索著問:他爹,誰來啦? 天、天池家的。
啊!在、在哪?娘驚慌失措地找著我的方向。我彎腰放下行李,然後一把抓著她的手,對著他們,帶著深深地痛、重重地跪了下去:爹!娘!我來接你們回家了!
爹乾咳了兩下,淚無聲地從爬滿皺紋的臉上流出。俺就說,俺的娃沒白養阿!娘把雙手在自個身上來回的搓,然後一把抱住我,一行行的淚水從她空洞的眼裡熱熱地流進我的脖子裡。
我帶爹娘走的時候村裡是放了鞭炮的。我又為爹娘風光了一次。當天池打開門,看到一左一右站在我身邊的爹和娘時吃驚不小,怔怔地愣在那,一語未發。
我說:天池,我是讀你的人。我把咱爹娘接回來了。這麼完美的爹娘,你怎麼捨得把他們丟在山裡?
謝謝!
天池泣不成聲,緊緊的抱住我,像他娘一樣把一行淚流進我的脖子裡。
來源:電子郵件
妳最美
這事立即成為笑柄,大家亦對那先生的勇氣欽佩不已。只不過事後還原真相:原來那時遊覽車一路蜿蜒而行,先生手持相機睜大眼專心瞪著窗外準備隨時獵景。當車猛然轉過某一山谷,美景突然乍現眼前,他不禁對著太太高聲疾呼:「(這裡)最美…」只不過,情急下的高呼被誤聽為「妳最美!」
這誤會真是美麗。身入中年,瞧瞧自己及周遭友人時,卻似諷刺。回憶當年熱戀情景猶歷歷在目,然白雪公主與白馬王子婚後卻似乎未必永遠幸福美滿!公主在多年柴米油鹽侵蝕下,華髮漸增,王子則有志難伸,被現實生活折磨得頭早禿光,兩人皆面目全非。更糟的是過去年輕只從自身角度看,在磨合過程中因堅持而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誤會久了,僵化為成見,久而久之夫妻間便存著一道難以跨越的無形深溝。
要跨越鴻溝、化解兩人間那幾近冰點關係,其實不難。「妳是個好太太」、「那件事妳考慮真周到,處理得非常完善……」能被真誠地稱讚永遠是個溫馨感受,再多的無奈與委屈,也往往被一句話、一聲讚美就化解消失地無蹤無影!
女人恰似一朵花,是該被細心體貼呵護的。一個家庭,只有男人像男人時,女人才會是個好女人。各自恰如其分地扮妥自身角色。「男人」當然不是大男人,而是果毅剛決、肯吃苦、能自制、又體貼的人。能嘴巴甜些的話,當然更好!天天讚美太太一聲:「妳最美!」。十天半月後倘沒瞧見個容光煥發的美麗女人出現時,來找我!
來源:世界日報
活到老,愛到老
從他們一坐下來,我就被他們深深的吸引。推著輪椅的老先生,看上去已經是需要人家攙扶的年紀了。老先生將老太太安頓好之後,我看見他拖著微微顫抖的身軀到食物區端取食物,老太太則在位子上遠遠的望著他的丈夫,她的視線跟著丈夫慢慢移動,靜靜等候著。
兩手各端了一盤食物的老先生回到了位子上,我見著老先生在老太太面前,溫柔且有耐心的解釋著:「這個肉是剛出爐的喔!這個奶油是讓你抹麵包的,這個沙拉妳要吃……」 。
老太太好像聽力不太好,老先生跟他說話的時候,臉頰就碰在老太太的耳邊。老太太嘴巴裡慢慢嚼著,老先生不時的偏過頭去靜靜的望著她,那麼溫柔又體貼。我看得目不轉睛,好感動!
我陶醉在眼前這個如童話故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到老……」的氣氛當中,轉身望著我才新婚一年的伴侶,問:「是不是很幸福啊?」。他點點頭,深情款款的告訴我:「Yes!When I signed on, it was also for LIFE. 這就是,當我給你承諾(簽下結婚證書)時,便是一生的承諾。」
來源:世界日報
月亮在看你
從前,某村莊中,有戶貧窮人家,生活很苦,家長為了省錢,常利用夜晚摸到人家的菜圃裡,偷竊蔬菜。
有一天夜裡,這父親帶著他七歲的小孩,走進別人家的菜圃,想拔些蘿蔔帶回去。當他剛拔了幾條蘿蔔,他的孩子忽然在背後輕聲呼喊:「唉呦!爸爸,有人在看你!」
他爸爸大驚,賊眼四顧,慌張問道:「孩子!人在那裡?」
小男孩一邊指 著上方,一邊回答:!
「爸爸!你瞧,月亮正在看著你哩!不是嗎?」
小男孩的這句話,說的他爸爸愣住了。
他徐徐放下了手裡的蘿蔔,後悔的心情,使他難過,也使他歡喜。他默默牽著孩子的手回家去了。
一路上,他在想:「偷盜是很大的罪業,大概是佛菩薩或神明的慈悲,假借孩子的嘴,使我悔悟,使我改過向善的吧!」
其實,正道與邪途的分野,只在這一念之間而已!
那菜園主人因為菜常被偷採,氣得不得了,心想這小偷太可惡了,一定要將小偷捉起來。就躲在樹後想捉賊。當他看到人影正想出聲叫喊捉賊時,聽到那孩子講的話,一時也楞在那裏.....也看著月亮,藉著月光,菜園主人也看到小偷的臉孔,知道他是同村生活困頓的貧窮人家。
看著父子倆默默的牽手離開,他又抬頭看著月亮,心頭默默不語。
菜園主人回家後,將看到的事情告訴妻子,那妻子對菜園主人說:「那月亮不也正看著你嗎?! 」菜園主人一夜未眠。
隔天中午,菜園主人跑去找那偷菜的父親說:「某某呀,我家須要人手幫忙,你可不可以來幫忙呀?除了工錢外,還可以給你一些菜拿回家。」 對這額外賺錢的機會,又可溫飽一家,那父親當然滿口答應了。
當夜,這小偷父親牽著小男孩的手,蹲在階上看著月亮,那小男孩說:「唉呦!爸爸你看月亮在笑哩!」同時,菜園主人也在自宅看著月亮,對著妻子說:「從未曾感覺月亮一直都在看著,看著別人也看著我,看著別人在做什麼事,也看著我如何的反應…唉呦!妳看月亮在笑哩!」
一樣道理
幫助別人 也幫助自己
來源:電子郵件
感念蘭迪鮑許 讓生命活得更有意義
二○○七年九月十八日,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蘭迪.鮑許(Randy Pausch)發表了一場演講,名為:「最後的演講」,就在距離這次演講不到一個月之前,醫生才剛告訴他,身上的癌症移轉,大概只剩下三個月到六個月的生命;因此,這是一場場真正的「最後的演講」,鮑許以充滿啟發的方式,勉勵聆聽演講的人努力完成夢想;這個演講的影片被下載了超過一千萬次,感動了無數的人;鮑許也獲選為美國《時代》雜誌二○○八年世界百大有影響力的人。
二○○八年的七月二十五日,鮑許過世了,比起醫生的研判,他已多活了一段時間,然而,透過這場演講,鮑許將會活在許多人的心裡、生命裡,更久、更久。
蘭迪.鮑許的故事讓人想起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他說在知道自己罹癌後,也曾經像大多數聽到自己得了癌症的患者的人一樣,非常震驚,問說:「為什麼是我?」但是祈禱半小時後馬上回復平靜,心想:「為什麼不是我?」單國璽幽默地說,就算是神職人員可也沒有不生病的特權。因為知道自己生命有限了,因此他有決定發揮「自己最後的剩餘價值」,巡迴全台各地的監獄、學校、機關做「生命告別演講」。醫生告訴他這樣到處跑對健康不利,應該要多休息,單國璽卻說:「我已經比預估的時間多活了這麼久,這些都是我賺到的,要連本帶利撈回來。」因此,單樞機主教到現在一直都在趴趴走,四處演講談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蘭迪.鮑許在四十六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胰臟癌。隔年八月(二○○七年),醫生說他的癌症已經轉移,可能只剩下三到六個月的生命。九月時,蘭迪決定應學校的邀請發表一場演說,就是那場著名的「最後的演講」。這場演講不但讓現場四百多個人笑聲和眼淚不斷,經網路大量流傳以及出版成書後,更在全球各地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美國總統布希曾親筆致函給鮑許表示:「感謝您為我們國家年輕一代所做出的不可搖撼的貢獻。」而就在過世前不久,二○○八年的五月十九日,鮑許還參加了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畢業典禮,他在演講中再一次提醒年輕的學子說:「找出你的熱情,跟隨它。」他鼓勵大家要把生命發揮到極致。
夢想、熱情、光和熱,這些看來平凡到近乎老生長談的字眼,透過蘭迪.鮑許《最後的演講》與單國璽的「生命告別演講」,卻迸發出無比的能量。人生的確是一場有限的旅程,我們無法決定它的長短,但是卻有責任、有權力甚至於也有資源決定它可以多寬多廣。
鮑許在《最後的演講》一開始就說:「我們不能決定人生拿到什麼牌,但我們能決定如何打好手上的牌。」這實在是一句人們早就耳熟能詳的話了,但是聽一個人生只剩下幾個月可活的人說來,真有一種五雷轟頂的效果,畢竟,要論到上帝到底發給了他的人生一副怎麼樣的牌,四十六歲就被醫生宣判死刑的蘭迪.鮑許大概有十足的理由可以抱怨、不平甚至憤怒。那時,他的三個孩子還分別只有四歲、兩歲與幾個月大,是非常需要父親照顧的年紀;鮑許知道自己不可能陪伴孩子成長,於是透過這場演講,希望「把未來二○年要跟孩子說的話,告訴他們。」
鮑許能夠在龐大複雜的生死課題前「談笑用兵」,單國璽在得知自己患癌症後,能在半個小時內決定,不論還可以活多久,他都要用餘生幫助更多的人,這樣的人生態度絕不只是一時的勇氣也不只是「想得很開」而已,而是因為他們早就已經懂得並且也練習著要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當人生還在如常運作時就該學習著珍惜自己與自己所親愛的人,要活出有品質的人生。就像鮑許不久前才對卡內基美隆大學畢業生說的:「我們並不是因活得久而擊敗死神,我們擊敗死神,是因為我們活得有意義;死神終有一天會到來,若當他出現時,才要做所有的事情,那就太晚了。」
在蘭迪.鮑許的最後演講中、在單國璽的告別演講中,人們看到的是生命那豐沛的可能與無比的力量。
觀看:最後的演講影片
來源:電子郵件
被八個雞蛋打敗的愛-一個很棒的值得省思的故事!
已婚未婚的都要看!
女人要清楚,希望要嫁給那個永遠願意為她留最後一口食物的男人。
=======================
結婚前大部分男人喜歡在女人面前諂媚,帶著女孩出去吃飯,女孩喜歡吃什麼?就點什麼?還要拼命的往女孩碗裏夾肉夾菜,笑咪咪地不停囑咐多吃點,女孩幸福地吃下笑咪咪地問:你為什麼不吃?答曰:秀色可餐。
結婚後的情形大多是乾坤倒轉的,女人挖空心思地琢磨男人喜歡吃什麼,費時費力地做出來,而男人呢?嘗了一口,鹹了淡了,推到一旁。但凡家裏吃點魚呀肉呀蝦呀蟹的,女人總是先給孩子,後是老公,剩下點就嘗嘗,沒了自己也就不吃了。這是中國女人的傳統美德。
老爸和老媽是模範夫妻,吃東西總是互相謙讓。家裏吃點蝦蟹子,爸爸總是一口不吃,他說不喜歡吃,怎樣勸都不行,我覺得沒人不願意吃這些,他只是不捨得吃。吃個鹹鴨蛋流油的黃總是從這個碗裏夾到那個碗裏,又從那個碗裏夾回來。一直很敬佩爸爸那樣的人。
子曰是我男友,我們倆在一起基本上屬於天造地設的一對,感情上也比較合拍,曾經我以為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男人。他唯一的缺點就是自私,這種自私的表現也僅僅是在吃上面。對於他喜歡吃的東西,他誰也顧不上,即使是他愛的我也不例外。
或許是家庭影響吧!他們家爺們一個德行,女人慣的。
我十二分地看不慣他的行為,你想老大一個男人見了好吃的沒命的吃,頭也不抬眼也不睜,張著嘴猛塞,真是讓人無法理解。
譬如我們一起吃罐頭(大多時候我買的),他總是獨自握著瓶子大口地塞,偶爾塞一塊我嘴裏,那眼神,就象我從他嘴裏奪出來的,割了他肉般的難受,他的一串動作塞、咀嚼、吞咽絕對的流暢和麻利,他會連湯帶水一點不留下,順溜地把它吃完,咂吧咂吧嘴走了,徒留我尷尬的大口。
我和他煮一隻雞,所有的精華部分全被他揀了去,他絕對不會跟你客氣,拿雙筷子在自己眼前翻夠翻到我眼前,我很想告訴他,即使是他不揀我也不捨得把好肉自己吃了。
他很喜歡吃雞珍,其實我也很喜歡吃,有一次我夾了一塊放到自己的碗裏,他的眼尖一下就看到了,抬頭質問我:你為什麼吃我的雞珍?我啞口無言,甚至覺得自己太饞了,有種偷了別人東西的感覺。
冬天的西瓜很貴,他喜歡吃。我們都是工薪階層,賺錢也不多,所以買回來,我從來都說不喜歡。他吃西瓜是一剖兩瓣,拿勺子挖著吃,他吃的聲音淅瀝嘩啦,我饞的口水偷偷地咽也不會向他討要。
那天他吃呀吃實在是吃不動了,剩下的就放在桌子上出去了,我收拾屋子,看到他吃剩的西瓜裏面還有一點點紅,覺得扔了可惜,就把它挖乾淨了。
他回來後找西瓜,我說剩了一點點,以為你不吃了,我吃完扔了。
結果他差點跟我翻臉了:你吃就吃了吧,還說剩一點點我記得還剩下半個呢!虛偽!我又一次在他面前無地自容。
更可笑的是,有一次他買了四串烤羊肝在車上等我,結果等我不來,他實在饞不過了,全吃了,我上車聽到了燒烤的味道,問他,他振振有詞:誰讓你不早點出來!
心裏有點酸酸的,覺得他沒心沒肺,很難過。於是我說,給你講個故事吧!
文革時期,兩個大學生相愛了,女孩是某位領導的千金,而男孩是農民的兒子。
為了阻斷他們交往,畢業的時候女孩的父親運用職權將男孩調到邊區貧困的地方,女孩知道後和父親斷絕關係毅然地跟了去。
兩個人吃盡苦受盡累,但能相依為命他們仍然覺得值。
有 一年中秋,隊裏給每家分了一塊月餅,僅有一塊。男孩領回家,女孩還沒有放工,男孩實在饞不過,就把月餅一分為二,先把屬於自己的一半吃掉了,望著剩下的一 半,男孩想,如果女孩回了家,一定不捨得把半塊都吃了,會再分一半給自己,於是男孩那剩下的一半又掰了一半吃掉了,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男孩把月餅整個吃 掉了。
女孩回來興奮地問,是不是分月餅了,男孩很慚愧說是分了,不過都被我吃了。
女孩很傷心,最終因為這塊月餅離開了男孩。
講到最後,我說你看很多世俗力量不能摧毀的愛情,卻被一塊月餅給擊潰了。
子曰瞪著眼聽我講,我想可能他不明白我為什麼要給他講這些,這與他有何干。我的心開始搖擺不定,這個連孔融讓梨的道理都不明白的男人,讓我對這段戀情產生懷疑。
五月的一天,我去他家,老人不在家,他說想吃炒雞蛋了,我說好,我炒給你吃,我啪啪有一口氣打了八個雞蛋,切點蔥花,放點鹽,加點水,又切了兩根火腿腸,磁啦倒進鍋裏,八個雞蛋炒了一屋子香味,整整盛湯的一大碗。
我端出去給他,我說我下點速食麵我們中午就吃這些了。
我俐落地把速食麵下到鍋裏,興奮地跑出來,以為他會從碗裏舀一大勺雞蛋塞到我嘴裏。
跑到眼前我楞住了,一大碗雞蛋一點都沒了,碗光潔照人,照著我尷尬的臉,而他沒事的樣子,正在看著一本雜誌。
我終於明白了,在他眼裏,只有他自己,他並不是太饞,只是他心裏沒有我,既然他心裏沒有我,我還留下來做什麼呢?
我從鍋裏盛出速食麵,恭敬地放在他面前,我說:子曰,請慢慢享用,以後不用擔心有人會和你搶東西吃,因為,我決定離開你。
我知道子曰他可能想不明白自己錯在哪里,但這又與我何干呢?我回到家,打了八個雞蛋,攪了自己的淚水,痛快地吃下。
======================================================
不記得電影的名字了,但一直記得女主角的媽媽跟她說:
〝要嫁的話,要嫁給那個永遠願意為她留最後一口食物的男人。〞
表面上聽起來沒什麼意義,今天看來,就是這道理吧。
而且,人的很多缺點可能都讓人受不了,但絕不會超過「自私」,因為自私是天生的,什麼事情都以自己為優先或唯一,所以他永遠無法感受分享,共享或替別人想的感覺是什麼,就是感覺不到「分享的喜悅」!無法體會「孔融讓梨」的境界。
他們甚至無法覺悟你是在說他們,只會覺得你囉嗦而已。
自私是改變不了的天性疾病。
====================================
來源:電子郵件
生態環保不是口號
不。韋廷回答:「我吃素是為了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接著他掏出折疊式環保筷,從容地組裝好後開始大快朵頤,一旁的我瞠目結舌,久久無法反應。那時我才知道,原來這世上有人不是為了積陰德才吃素!後來發生小意外,大家都欠韋廷錢,又因營隊活動結束了而無法還給他。他並不計較,只在簡訊上說:「沒關係,用那些錢去買雙環保筷吧!」
事後我才得知,原來韋廷正是「Vegan」。
所謂的「Vegan」是嚴格素食者,不單單拒絕葷腥,更徹底杜絕一切非環保行為,例如:購買皮草、使用塑膠袋。Vegan的所作所為並非出於「善有善報」的功利心態,而純粹是內心對地球的愛!
正當我們為Vegan的無私大愛讚歎不已時,殊不知歐美地區更存在著「Freegan」(Free Vegan),不僅抑制自己的購物慾望,改以物易物,好減少資源損耗,他們的三餐甚至是被丟棄於垃圾場的廚餘!
一旦了解Vegan與Freegan的作為,我愈發慚愧。我開始思考,到底自己做過哪些愛護地球的舉動?拒用冷氣嗎?以步代車?停止購物?沒有!我驚恐地發現,自己果真是致使地球步向毀滅的元兇!那……我能夠做什麼來彌補我的罪惡呢?我瞥見手上白白的免洗筷。
為製造成千上萬雙的免洗筷,我們需要破壞多少天然樹林與竹林?我們需要消耗多少珍貴水源?我們還需要使用多???敬?氐幕瘜W物質,只為了漂白筷子?更不消說作包裝的塑膠套,那正是以目前面臨枯竭的石油所製成的。僅因人們懶惰,小小一雙免洗筷成了所有罪惡的根源!而我從未意識到,只要我能有一次自備可重複使用的餐具,就可避免一雙免洗筷,邪惡的免洗筷,被製造與被丟棄。
持箸的手不停顫抖,我坐立不安地熬過用餐時間,隨即出發購買環保筷。從此以後,我,絕對不再使用免洗筷!
既然是環保行為,那是多多益善,於此我開始說服我的「飯友」們使用環保筷,自己身上也多備了幾雙。每當用餐時間一到,我馬上詢問朋友:「你今天帶筷子了嗎?」要是朋友忘記帶,我便會遞上自己多備的,並且嚴肅地列舉出免洗筷所有可能導致的負面效應。
環保意識是有感染力的。現在朋友們都養成自備餐具的習慣了,相信他們也能影響自己的親友,進而讓這股力量如漣漪般擴展開來。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見免洗筷走入歷史。
我們的地球,我們的母親!我們仰息在她懷抱裡,恣意攫取各種資源。她從不要求我們付出什麼,而我們卻不斷傷害她!如何彌補我們的罪惡呢?只要我們隨身攜帶環保筷,且善用它,這將是我們對地球盡的最大孝道。
將地球之愛付諸實踐
從自己做起!生態環保不只是口號,也無需高深的學問,最關鍵的是「行動」!只要每個人從自己做起,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會有很大的不一樣。在「2007年富邦青少年發聲獎──地球之愛」比賽中脫穎而出的作品,不只觀察、記錄,並將地球之愛付諸實踐!
來源: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