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陳伯昌】


看過一項統計資料:在平日的談話中,「我」是最常被提到的字眼。

這點不難理解。對每個人而言,「我」是最重要的。例如,每天看到一堆天災人禍的報導,我們絕大多數過眼即忘。相反地,若是自己小跌一跤,或是被主管罵一頓,就會難受個幾天。「我」的芝麻小事,往往重要過世界大事。

不單是我,「我的」想法、「我的」感受、「我的」成就…,不也都是我們亟欲讓身旁的人知道並認同的嗎?當我們與他人發生爭執,究其原因,不也常是因對方不瞭解、不認同、不重視這些「我的」想法、感受、成就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每個人行為的目的在滿足生理、安全、社會、受尊敬、自我實現等五種需求。

在富足安定的現代生活,人們大致已滿足了生理、安全與社會需求,而進一步渴望受人尊敬。這也是諸多炫燿性消費品及奢侈品的主要訴求。同樣的,在工作與事業領域,為了追求旁人的肯定與尊重,常可觀察到許多相關的行為。這些為追求別人肯定所採取的行為模式,可歸類為偷懶與認真兩種。

偷懶模式是指,對於任務和挑戰昧於現實,然後以各種理由自我膨脹;或是貶抑他人,藉否定別人來抬高自己的價值。最後,就在這種慣性的自我催眠中,得到高人一等的虛幻感覺。

值得注意的是,愈是有成就,或具優越背景的人,愈容易掉入這種心理陷阱。這種人經常把「我從前如何如何……」掛在嘴邊,提醒旁人應予其尊重,卻忽視了現實的演變,別人的進步。以這種偷懶而淺薄的方式追求肯定,當然會禁不起考驗,而以失敗告終。

以認真模式追求肯定,則剛好相反。為了達到成就,不惜改造自己。在心態上先將自我歸零,克制妄自尊大,然後以客觀務實的態度,確認成功的必備條件,再依此一步步改造自己,以強烈的企圖心去接受考驗與挫折,最終脫穎而出,獲得尊敬與掌聲。

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其實很奇妙。愈是覺得「我」很偉大、很優越,愈會因這個自認了不起的「我」,阻礙自己在現實中的學習進取;最後時光流逝,只剩下一個膚淺自欺、可憐卑微的「我」。相反的,把「我」縮小、放空,就愈能有清楚的眼光,和警醒的心態,去面對現實,有效地培植能力,最後成就一個倍受尊敬的「我」。難怪說,「我」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還有一種人,雖然所採取的行為,似乎也在追求外在肯定與成就,但其實他們真正追尋的是這些挑戰對本身的意義。掌聲與尊敬,只是這個自我追尋過程中的副產品。對他們而言,地位、頭銜、財富高人一等,並不是目標。他們的目標在於不斷地審視自我,鞭策自我成長,以期不斷地否定舊我,跨入更進步的新我,周而復始,最終現實自己所期許的理想自我狀態,成為自己所希望的人。這即是最高層次的心理需求:自我實現。

以自我實現為目標,在追尋外在肯定的挑戰時,雖然採取的行為與期望獲得掌聲者類似,內在卻大不同。純粹追求他人尊敬者,把人生的意義寄託在外界的肯定,因此會為了維持名位與掌聲,改變自己的原則與價值觀,隨波逐流。自我實現者,視外在挑戰為試煉途徑,自我價值遠高於世俗肯定,因此在完成試煉,或外在成就與自我原則相抵觸時,能毫不戀棧、自在地揮別,走向下一個自我發掘的旅程。

進一步檢視,會覺得「我」更加奇妙而複雜。先天而言,人人都覺得「我」很重要、很優越,但若要務實追求外在成功,往往須把「我」給克制到放小、放空。然而,一旦功成名就,得到他人尊崇後,若沒有一個遠高於世俗成就的「我」,那麼人生可能就陷於不斷的追名逐利,為財富、地位、名望等外在價值所支配指使,汲汲一生。

所以,人生該當個歷程,在這追尋成就、掌聲、自我意義的過程中,可把「我」一層層的剝開,給這自認最熟悉、卻又最複雜難解的「我」,下一個最終的定義!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