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無我

【錚錚】最近聽到一個笑話,背後的哲理還挺深刻的。世上有好多人患有憂鬱症,醫治的方法很簡單:去皮鞋店買一雙鞋,要比適合的尺寸小兩個號碼,把它穿上,在街上行走至少三哩,那憂鬱症馬上就沒有了,因為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腳痛上了,腳的疼痛取代了憂鬱症。

我們一生中面臨不順心的遭遇是一個接一個,沒有什麼可以大驚小怪的。若一遇到挫折就患上憂鬱症,那才是在心智方面有根本的問題。

凡是百分之一百只想到自己,一天到晚都是圍繞在自己的圓心打轉的人,一有挫折,就會很容易患上憂鬱症。在嚴重的病情下,有憂鬱症的人會走上自殺一途,那是因為他已看不到周圍的任何人,只看到自己,只想到自己,向自我的牛角尖一直鑽下去,愈鑽愈深,結果走不出來。

在另一個極端是那些令人敬佩的古今聖人們,他們幾乎不顧自己,一心一意只想到別人,為愛別人而犧牲了自己。他們是快樂的,是沒有憂鬱症的。

我們這些平凡人,在正常的情況下,只要不太注意自己,適當地關心別人,分出一點愛心在別人的身上,非但不容易患上憂鬱症,而且會身心愉快。所以有各式各樣的人,在做各式各樣的義工時,或埋首在慈善事業中時,他們都得到心境愉快的效果。

將這理論縮小到夫婦之間,婚姻的問題大多解決了。

若丈夫為妻著想,妻為丈夫著想,一切事幾乎都迎刃而解了,若夫婦各方只想自己,那問題就來了。

捨己是很難的,只要我們努力去做一點點,其成果有異想不到的驚人。

在聖經中有一段經文很值得反思:

耶穌對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緣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

來源: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