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鼠恩

曾言

提起老鼠,幾乎都是負面印象,「獐頭鼠目」、「鼠輩橫行」、「飼老鼠咬布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有一個報老鼠恩的故事,卻讓人對老鼠刮目相看。在南部鄉間,有戶農家,不但不打老鼠,還要在田裡擺放食物,飼養鼠輩,代代相傳。事情是這樣的:這戶人家早年一貧如洗,連買種籽的錢都沒有,只能讓田荒蕪,長著雜草野菜,日子過得很苦。

有一天,農夫發現田裡長了一株玉米,喜出望外,全心照顧,玉米終於結穗,金黃耀眼,農夫一家捨不得吃,曬乾當作種籽播種,就這樣一株變百株,農夫成了玉米農戶,全家生活有了著落,也成就一番事業。

農夫追本溯源,原來第一棵玉米是老鼠咬自鄰地,吃飽後留下,發芽成長,因此對老鼠感恩,不但自己善待鼠輩,也交代晚輩絕不能虧待老鼠,而在物質欠缺,農家捉鼠補給營養的年代,只有這家人不捕捉老鼠,報鼠恩的故事才被傳開。

台諺「報老鼠冤」是說受一點小委屈,就記在心,且一心一意想報復,事實冤冤相報無時了,有委屈付諸流水,原諒別人,自己更快樂,但有恩必報,則是一種美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古有明訓,受人幫助一定要記在心,且記吃人一兩,還人一斗,受人點滴,湧泉以報,這戶農家不忘鼠恩,成了人間佳話,給人無限啟示。

來源: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