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鵬 商業周刊 2007.4.27
從小我就是一個放浪不羈的人,但打從工作開始,我就面臨了人生痛苦的煎熬。因為職場上有各種規則、各種要求、各種條條框框,工作者需要去遵守。我發覺在組織中,我喪失了自主權,我需要用組織的邏輯工作,要用老闆的想法敞事,要遵守組織的規範。我不再自由、不再快樂,我活在組織的陰影中。
我不想工作,但財務不獨立,讓我不能辭職,我只好在組織中尋找解答。
我問我自己:我希望要什麼?我的答案是:做我想做的事、說我想說的話、做我有興趣的事、用我自己認同的方法做事,這些部是會談我快樂的事。而快樂的原因是自由,因為我掌挫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因此我想要的事,就是「快樂、自由、做自己」。
當我想清楚這些事後,我知道我離不開組織、離不開工作,因為我要金錢收入。可是我又要「快樂、自由、做自己」,那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從組織及老闆身上要回生活及工作的自主權。
我開始研究組織及老闆的邏輯,我發覺組織很單純,有清楚的目標要完成。而老闆稍微複雜一些,除交付工作任務及追蹤考核外,還有性格與脾氣需要應付。但這兩者都一樣的是,只要你完成任務,他們都會變得溫和、善良、好應付。而當他們溫和、善良時,我自主的空間就變大了。
我開始學習用最快的時間完成老闆交付的任務,任務完成後,剩的時問就是我自己的。我也體會到,當我做好每一件事後,我的信用就更好,老闆就更不囉唆,我工作的自主權就更大。要「快樂、自由、做自己」,就是讓老闆得到他想要的,他就不會管你,不會限制你,甚至有機會成為老闆的奸夥伴、好朋友。
當我儘量滿足老闆的期待後,我掌握自主權的良性循環出現了。過去我不能與老闆討價還價,我只能說 Yes,但當老闆開始認同、信賴我之後,我就取得討論的空間,對老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而老闆在信賴的基礎上,也比較能聽得下我的建言。我不只是被動的滿足老闆與組織的要求,還可以拒絕我不想要的事,我得到更大的工作選擇與自主權。
這樣還不夠,我既然已經暸解組織的策略、方向相需求,我也開始獲得老闆的信賴,得到一定的自主工作空間。接下來,我就會主動出擊,按照組織的發展邏輯,提出我自己的想像與可能,主動向老闆建言,看看老闆的反應,與整個組織的回應,如果能夠獲得認同,那找就高度掌握了自主權。就算建議不被接受,我還是更理解組織的邏輯,有助日後的工作。
我無心取悅老闆,也無意寵壞老闆,我只是要找回我自己的工作自主權,讓自己工作更順利、更快樂,我得到「快樂、自由、做自己」,而老闆得到工作戍果,所有人都滿意。
來源: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