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龍」制服 紡織業品牌鼻祖

記者 劉芳妙

穿著最新款勾型記號NIKE運動鞋,可能是現代學生的流行指標;那麼,這些花錢「孝子」的父母,在頂著西瓜皮頭讀書年代最in的流行,就是穿著浮水印商標的太子龍制服。

台南紡織自創品牌的太子龍學生服,曾經席捲全台學生服市場,還首創在卡其布貼上浮水印商標,以供辨識。圖為已過世歌星鄧麗君,為其代言的吊牌。(本報系資料照片)
很多人不知道,太子龍是台灣紡織業自創品牌的鼻祖,這是台南紡織在30多年前所創造的輝煌歷史。當時,太子龍不但是台南紡織的代名詞,也是1960年至1980年代,台灣中小學生的共同回憶。

台南紡織總經理秘書徐美金回憶當年盛況指出,在那個年代,只要提到學生制服,就會想到太子龍三個字。她說:「我不僅見證南紡這段黃金歲月,也是太子龍制服的粉絲。」

當年太子龍制服的廣告歌詞中,有一段「磨不破、磨不破、太子龍不怕貨比貨;不會縮、不會縐、太子龍只怕不識貨。」貼切地點出太子龍制服的特色。

在民國五、六十年代,台南紡織做成的胚布,不少間接銷至學生制服市場。當時不少歐美、日本、香港等地銷售的土黃色卡其布,都經過不縮加工,但台灣只經過普通的染整程序就出廠銷售,以低價力拚舶來品。

當時台灣批發商若以60碼胚布交染整廠染整,染完後一定會縮到60碼以下。由於市場惡性競爭,廠商可能將布拉長至66碼、甚至更長,以免染完後縮水,但也造成布的強度因拉長而減弱,變得不耐用,制服一經洗滌,縮水情況就非常嚴重。

徐美金形容,在那個經濟貧乏的年代,很多父母買給小孩的制服,袖長、褲長都會多留一、兩吋,但因布容易縮水,下水後可能就變成八分褲了。

南紡認為不可長此下去,決定跟上歐美潮流,強化後段加工並推出不縮水卡其布。由於成本遠較一般卡其布貴兩成,加上未防縮加工的布可以藉由加漿,讓布質更為厚重,為賣相加分,很多中間批發商很難認同這種作法,不看好防縮卡其布的「錢」景。

當時台灣纖維材質多自日本東麗進口,在台灣註冊為「特多龍」。由於東麗特多龍的名號響叮噹,南紡為突顯自有品牌特色,在以「太子牌不縮卡其布」申請註冊商標後,順勢打出「太子牌太子龍」品牌,太子龍之名遂應運而生。

徐美金說,南紡自創品牌是開當時業界風氣之先,為防止成衣廠魚目混珠,南紡依出貨疋數換算成衣件數,隨貨附上相當數量的成衣標籤,全打太子龍品牌;同時還在卡其布上印上浮水印商標,以供辨識。

這種行銷成本雖然高出很多,但品質很好,儘管售價較一般卡其布貴兩成,仍深獲家長及學生青睞,成為當年流行制服品牌的先鋒。徐美金記得讀小學時,同學一定會互翻制服的浮水印,炫耀自己的制服品牌。

太子龍炫風襲捲市場十多年後,其他同業才開始仿效,紛紛打自有品牌,卻仍無人能出其右;直至1980年代,學生制服市場逐漸式微,南紡關閉織布廠後,才為太子龍劃下句點。但太子龍在國內紡織史上,依舊色彩鮮明,令人難忘。

【2007-04-19/經濟日報/A9版/企業要聞】